青岛科技大学自2006年开设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以来,始终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电子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研发。作为全国第九所、山东省第二所设立该专业的高校,其专业建设已形成鲜明特色,2022年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4年校友会排名位列全国第16位(3星级、中国区域一流专业)。专业依托2017年成立的微电子学院,构建了“理论+实践+产业”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专用芯片设计、嵌入式系统等领域形成突出优势。
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
该专业以集成电路设计能力为核心目标,课程设置覆盖数学基础、电子技术与计算机系统三大模块。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大学物理,专业课程则侧重模拟/数字电路设计(模拟电子线路基础、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基础)、半导体器件电子学以及集成电路EDA技术。特别强调系统级设计能力培养,例如通过硬件描述语言和版图设计与验证课程,使学生掌握从芯片设计到工艺实现的全流程技术。课程体系设计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入通信系统原理和自动控制原理,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
培养特色与师资力量
专业采用“特色鲜明、学科融合、强化实践”的培养模式:
- 实践导向:设立微电子学院专属实验室,与芯恩集成电路、中科院青岛EDA中心等企业共建实训平台,学生可参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和嵌入式系统开发项目;
- 校企协同:通过青软实训、青岛高新区政府合作,引入500万元专项资金建设先进实验系统,并推行“3+1”校企联合培养机制;
- 师资优势: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博士占比78.6%,教授、副教授8人,团队在数字图像处理和计算机控制技术领域取得国际领先成果,并与日本广岛大学、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建立学术合作。
就业前景与行业竞争力
作为国家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领域,该专业毕业生在集成电路设计、通信电子和嵌入式开发等领域就业率常年保持95%以上。依托青岛作为北方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学生可进入芯恩半导体、海信集团等龙头企业,从事芯片研发、系统集成或技术管理。数据显示,2023年山东省内录取最低分为565分(位次约5.4万),专业热度持续攀升。此外,学院2024年新获批集成电路特色学院,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为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未来发展与学科支撑
专业所属的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节能减排信息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为本科生提供深造通道。在科研方面,学院建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多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支撑学生在人工智能芯片、物联网系统等前沿领域开展创新研究。2025年,随着空天大数据未来技术学院等跨学科平台的推进,专业将进一步强化多领域协同创新能力,巩固其在区域电子信息教育中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