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经济学院作为海南省首家民办本科高校,其园林工程技术专业通过高职与本科3+2贯通培养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育人路径。该专业依托校企合作优势,聚焦数字化技术应用与工程管理能力培养,构建了覆盖设计、施工、运维全流程的课程体系。这种培养模式既响应了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为学生提供了专升本的升学通道,值得从专业属性、课程架构、培养特色等多维度深入剖析。
在专业定位上,该专业是专科层次的建筑设计类学科,与北京林业大学下属企业北林生态深度合作。通过3+2模式,学生在完成三年高职阶段学习后,可继续攻读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工程造价等本科专业。这种衔接设计打破了传统职业教育天花板,使专科生能系统掌握园林工程预算、BIM与VR技术、项目管理等核心技能,同时为本科阶段的学术深化奠定基础。
课程体系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理念,构建了三大模块:
- 设计表达类课程:包括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场地设计,强化三维数字化软件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
- 工程技术类课程:涵盖测量测绘、园林基础配套工程设计,重点培养工程思维与施工技术应用能力
- 管理运维类课程:设置园林工程管理、招投标程序及预决算,突出全流程管理素养。特别引入的BIM与VR技术课程,使学生能通过虚拟仿真掌握复杂工程场景,这种数字化教学手段处于行业前沿。
培养特色体现在三个创新维度:首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让北林生态提供真实项目案例,学生可参与从设计图纸到施工落地的完整流程;其次,双证融通体系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建筑信息模型BIM)与学历教育有机融合;再次,弹性学制设计允许优秀学生提前进入企业实践,这种产教融合模式使毕业生在园林工程施工、国家公园运维等岗位具备显著竞争优势。
在升学与就业方面,该专业形成立体化发展通道。高职阶段毕业生可选择直接就业,担任园林工程技术员、施工管理员等岗位,或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院校。值得关注的是,海南省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修复、国家公园建设等领域人才需求持续增长,掌握园林智慧管养技术的学生,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具有独特地域优势。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在海南本地的就业率达82%,其中23%通过3+2模式进入本科深造。
这种贯通式培养的创新实践,本质上是将工匠精神与学术素养有机结合的教育探索。通过理论教学-虚拟仿真-真实项目的三阶递进,学生既能掌握园林工程测量的实地操作,又能运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这种虚实结合的教学方法有效破解了传统职业教育重技能轻创新的瓶颈。随着海南自贸港对生态建设人才的迫切需求,这种培养模式或将成为区域性职业教育的典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