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城市职业大学的汽车服务工程技术专业立足汽车产业转型需求,围绕“技术+服务”双核心构建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具备汽车诊断与维修、营销服务、保险评估、新能源技术应用等复合能力的专业人才。该专业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和产教融合模式,将职业技能认证与课程深度融合,形成了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完整闭环,其毕业生可覆盖汽车产业链的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等关键环节。
专业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进阶为主线,设置多层次模块化课程。核心理论课程包含《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保险与理赔》等,强化学生对汽车全生命周期服务流程的理解。实践环节则依托校内5000平方米综合实训基地和校外30余家合作企业,开展如新能源汽车检修实训和职业礼仪实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课程与1+X证书考核标准衔接,学生可考取商用车销售服务(高级)、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高级)等证书,实现“学历+技能”双认证。
在校企协同育人方面,该专业与广西汽车集团、比亚迪、宁德时代等5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采用“岗位实习+项目化教学”模式,学生分批进入企业参与汽车生产线调试、故障诊断等实战项目。例如,通过玉柴育鹰班和先进发动机产业学院,学生直接接触国六发动机技术研发,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这种模式使毕业生在就业时能快速适应企业需求,缩短岗位磨合期。
职业发展路径呈现多元化特征。学生可选择技术研发方向,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智能网联系统开发;或进入服务管理领域,担任4S店技术总监、汽车金融产品经理。部分毕业生通过职教国家学分银行积累的学习成果,实现跨领域技能迁移,例如从传统燃油车维修转向新能源充电桩运维。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超96%,薪资水平在广西地区汽车服务类岗位中位居前列,平均月薪达8000-15000元。
面对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趋势,该专业持续升级培养方案。2024级课程新增智能车辆系统实验开发平台和数据可视化分析模块,强化学生对车联网数据采集和用户行为分析的能力培养。同时引入VR虚拟维修场景,模拟新能源汽车高压电路故障排除等高风险操作,提升实训安全性。这种前瞻性布局使人才培养始终与行业技术迭代同步,为区域汽车服务业输送了大量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