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自2016年成立以来,始终聚焦土木工程领域的技术革新与产业需求,通过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依托南安市建筑产业集群优势,形成了"课堂+实训基地+用人单位"的协同育人机制,现有土木工程和工程造价两大热门专业方向,配备17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3人、一级建造师4人,教学团队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这种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为培养适应现代工程建设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业培养体系的核心架构
课程体系以工程师基本训练为导向,设置三大模块:
- 基础理论:涵盖结构力学、土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等核心课程
- 技术应用:包含BIM技术与应用、PKPM结构设计软件、装配式建筑等前沿技术课程
- 工程实践:通过建筑施工技术仿真实验、工程测量等实训强化操作能力其中智慧建造概论和工程检测与加固等特色课程,对接智能建造产业发展需求。
师资配置凸显"双师型"特点:
- 王咏今教授团队获"全军育才奖"金奖,林树枝教授担任全国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查专家
- 80%教师具有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等执业资格,47%教师拥有高级职称
- 引进厦门市建设局原总工程师等行业专家参与教学
实践教学资源的立体化布局
实验室集群包含六大功能模块:
- 材料检测(水泥实验室、防水材料实验室)
- 结构分析(土力学实验室、力学实验室)
- 数字建造(BIM实训中心、CAD制图室)配备全站仪、混凝土压力试验机等200余台套设备
校企协同形成"教-研-产"闭环:
- 与泉州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等20余家企业共建实践基地
- 开展工程测量员职业技能鉴定、BIM建模大赛等年度赛事
- 实施南安市房屋普查、古厝保护等社会服务项目
职业发展路径的双向延伸
毕业生主要流向:
- 技术管理岗:建筑施工企业(占比35%)、工程监理公司(22%)
- 专业服务岗:工程咨询机构(18%)、房地产开发企业(15%)
- 深造方向: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10%)、注册建造师资格考证(65%)
该专业通过"毕业设计真题真做"模式,近三年毕业生参与厦门地铁配套工程、泉州湾跨海大桥检测等实际项目达47项,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这种将产业标准引入教学过程的做法,有效提升了人才与岗位的匹配度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