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于2023年新增智能车辆工程本科专业,专业代码为080214T,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修业年限四年。该专业立足国家智能汽车产业发展需求,聚焦车辆智能化、网联化技术前沿,旨在培养兼具机械工程基础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依托学校工科优势及区域产业资源,专业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并与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平台。
课程体系以机械工程为核心,融入智能控制、信息技术等交叉学科内容。核心课程包括《汽车构造》《汽车电子技术》《智能车辆应用技术》《车联网V2X》等,覆盖车辆设计、智能感知、无人驾驶等关键技术领域。专业还设置《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智能车工程设计》等特色课程,强化学生对新能源与智能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等课程,学生可系统掌握环境感知算法、路径规划等前沿技术。
实践教学是专业培养的重要环节。学校建成智能车辆与先进制造实验教学中心,配备自动驾驶仿真平台、车联网测试设备等硬件设施。学生通过参与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项目、智能汽车集成技术创新实践等,将理论转化为工程实践能力。此外,学校与广西北斗天宇航天科技、上汽通用五菱共建产业学院,开展机器视觉识别、控制算法研发等校企联合课题,推动“产教融合、竞教结合”的教学模式。
师资力量方面,专业教师团队通过深谷工程师学院等平台参与智能网联车技术培训,提升教学与科研水平。2025年,学校组织教师赴合肥大学等高校交流学习汽车系统动力学和智能驾驶技术开发,并邀请行业专家开设《智能汽车设计》等校企合作课程,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同步。教师团队还承担自治区级科研项目,研究方向涵盖智能车辆控制、新能源动力系统优化等领域。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汽车制造、智能交通、科研院所等行业。毕业生可从事智能车辆设计、车联网技术开发、实验研究及生产管理等工作。随着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专业人才在自动驾驶系统集成、智能座舱开发等岗位需求旺盛。学校通过就业指导课程与产业对接会,帮助学生衔接企业资源,近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