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立足国家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深度融合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与智能控制知识体系,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核心支撑专业。该专业依托国家级生产性实训教学基地育创机器人实践教学基地,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面向智能制造、智慧建筑等领域输送掌握工业机器人应用、智能系统维护等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全面渗透社会各领域,该专业通过课程革新与产教融合,持续为西部科学城(重庆)等区域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作为省域高水平专业群骨干专业,其培养方向聚焦三大维度:智能系统设计与仿真、工业机器人全生命周期管理、智慧化场景应用开发。通过《人工智能导论》《机器人视觉技术》等课程,学生将掌握从传感器调试到PLC编程的全链条技能。培养目标明确提出"社会全领域覆盖",毕业生可在国家机关、科研机构、金融保险等九大行业担任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或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实现"毕业即上岗"的就业承诺。
课程体系与核心技术
专业课程采用"基础理论+核心技术+行业应用"三级架构:
- 基础层:包含《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制图》等工科基础课程,夯实机械设计与电气控制能力。
- 核心层:重点突破工业机器人编程与调试(基于ABB/FANUC系统)、《PLC原理及应用》《机器视觉技术》等关键技术模块。
- 应用层:设置《智慧城市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等前沿课程,对接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等新兴领域。特别设置中德未来工厂实践项目,引入德国工业4.0标准进行产线模拟。
实践平台与硬件支撑
专业拥有价值900万元的智能制造实训设备集群,形成四大特色平台:
- 育创机器人基地:国家级实训基地,配备六轴工业机器人工作站、AGV智能物流系统,可完成从机械装调到视觉系统开发的完整训练。
- 人工智能综合实训中心:3000平方米空间划分五大功能区,涵盖物联网开发平台、大数据分析工作站。
- 校企共建实验室:与重庆华数机器人共建的"工业机器人故障诊断实验室",真实还原汽车焊装、3C产品装配等工业场景。
- 虚拟仿真实训系统: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智能产线的远程调试与优化。
师资力量与培养模式
教学团队包含教授6人、高级工程师5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超90%,其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