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立足电子信息大类,面向网络安全领域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该专业以三年制专科为培养周期,聚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数据容灾恢复等核心技能,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通过校企协同的产教融合模式,学生在掌握信息安全国家标准与法规的基础上,可考取网络安全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专业培养体系与核心课程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贯穿教学全过程,课程设置分为三大模块:
- 基础理论课程:涵盖计算机网络技术、程序设计基础和数据库技术,强化学生对信息安全标准与法规的理解
- 核心技能课程:重点开设操作系统安全、Web应用安全防护、网络安全系统集成等实践性课程,其中网络设备配置与安全实训占比达40%
- 前沿技术课程: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模块,通过ChatGPT工具辅助渗透测试等新型教学手段提升创新能力
实训环节采用"校内仿真+企业实战"双轨制,在校内完成网络安全产品配置、数据备份与恢复等6大实训项目后,进入信息安全系统集成企业进行岗位实习,实现技能转化。
实践教学与产教融合
该专业构建了"三层递进式"实践体系:
- 基础技能层:通过Web安全防护、电子数据取证等实训掌握标准操作流程
- 综合应用层:在华为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完成网络安全风险评估项目
- 创新拓展层:参与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近三年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6项
校企合作方面,与中软国际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开发"岗课赛证"一体化课程。2024年数据显示,学生考取注册信息安全管理员证书通过率达78%,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2个百分点。
升学就业双向通道
就业方向主要集中于三大领域:
- 网络安全运维:从事信息系统安全管控、风险评估等工作
- 技术服务支持:在信息安全企业担任系统集成工程师等岗位
- 数据安全管理:承担政府机构或企事业单位的数据容灾方案设计
升学方面可通过专升本衔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本科专业,2023年该专业升学率稳定在22%左右。就业数据显示,毕业生入职首年平均薪资达5200元,在泉州市数字经济产业重点企业就业占比超过60%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