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自2013年创办以来,依托完善的课程体系和产教融合模式,培养了大批适应智能产业发展的技术人才。该专业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培养导向,通过感知识别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物联网云平台应用等核心课程,构建了覆盖硬件开发到系统运维的完整知识链,毕业生可从事物联网设备调试、系统开发及项目管理等岗位,就业方向覆盖智能家居、智慧医疗等新兴领域。
培养目标聚焦产业需求,形成三层能力培养结构:
- 基础能力:通过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夯实专业基础
- 技术应用能力:依托Zigbee技术、嵌入式系统等课程强化设备调试与系统部署技能
- 创新实践能力:借助物联网综合项目实训室开展真实项目演练,近五年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奖十余项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方向"的模块化设计:
- 公共基础模块:包括物联网工程导论、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
- 专业技术模块:设置传感器应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特色课程
- 方向选修模块:分设硬件开发(单片机技术、自动识别技术)与软件开发(Java高级程序设计、Android应用开发)双路径
专业拥有省级教学名师领衔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成员包含4名副高职称教师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实训基地配备物联网创新实验室、集成电路实训室等六大实践平台,引入华为物联网工程师认证等"1+X"证书体系,实现课证融通。校企合作方面,与安徽斯玛特物联网科技等企业共建订单班,采用"2+0.5+0.5"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确保学生毕业即上岗。
就业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主要任职于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占比35%)、系统运维工程师(28%)等岗位,初始月薪集中在4000-6000元区间。特别在智能农业监测和工业物联网领域,用人单位反馈学生具备突出的现场问题解决能力。2023届毕业生中,有9%通过专升本继续深造,2%参与韩国江原大学专升硕项目,形成多元发展通道。
专业建设成效显著体现在:
- 2019年获批国家级骨干专业,建设经费投入超千万
- 2015-2022年连续斩获全国职业院校物联网技术赛项1金4银3铜
- 2022年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优胜奖
- 开发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校级智慧课堂项目3项
在人工智能与5G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该专业率先开设物联网边缘计算、LoRa无线组网等前沿课程,实训设备更新周期控制在3年以内。通过"以赛促教"策略,将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等赛事标准融入日常教学,使人才培养始终紧跟技术迭代步伐。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