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绵阳飞行职业学院紧跟国家战略需求,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定位为"双风口"领域,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中国制造2025重点规划背景,针对行业人才缺口年均增长率超180%的现状,形成了"产教融合、课证融通"的育人模式,成为西南地区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专业建设以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课程体系覆盖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技术环节。主干课程包含《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动力电池与电机驱动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模块,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知识转化。特别设置VR虚拟仿真实训室,运用Web3D技术实现智能拆装模拟,学生可沉浸式掌握高压电控系统检修等核心技能。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包含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证书和低压电工操作证,实现学习成果与行业标准无缝对接。
师资团队呈现"双师双能"特征,由行业专家与学术带头人构成复合型教学队伍。专业带头人向平教授同时担任中国汽车维修协会专家库成员和世界技能大赛裁判专家,带领团队开发专利技术4项,主编教材10余部。实训中心主任傅泽斌具有沃尔沃三级机械技师认证,将7年企业维修经验转化为教学案例。这种"大师工作室+企业导师"的师资配置,确保教学内容始终对标产业前沿。
实训条件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校内建有2000㎡的智慧实训中心:
- 汽车博物馆采用悬浮解剖技术直观展示整车构造
- 新能源VR实验室支持权限分级管理,实现远程虚拟拆装
- 二级维护实训室完整复刻4S店工作流程
- 技能大赛专用场地配备比亚迪、特斯拉等品牌实训台架校外与长城汽车、蜂巢能源共建人才培养基地,通过"订单班"模式输送技术骨干,2023年订单班就业率达98.85%。
升学就业通道呈现立体化布局,构建"三向发展"路径:
- 纵向贯通:通过统招专升本对接西南科技大学等本科院校
- 横向拓展:开展自考本科衔接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
- 国际衔接:与韩国全州大学、匈牙利布达佩斯城市大学建立学分互认就业方向覆盖研发、制造、售后全链条,毕业生可从事BMS工程师、高压系统检修等岗位,起薪较传统汽车专业提高35%。学院与小鹏汽车、沃尔沃等企业建立专场招聘机制,2024届毕业生人均可选岗位达4.3个。
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的深度产教融合,该专业已形成从理论教学到产业实践的闭环培养体系。随着四川省从2024年起实施专升本四统一政策,专业建设进一步强化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的协同发展,为新能源汽车行业输送兼具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