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学院美术学(师范)专业立足师范教育传统,结合区域文化资源,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00年创办以来,始终以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教学能力与美术创作能力的双重提升。通过整合教育类课程与技能类课程,搭建起覆盖基础教育理论与专业实践的培养框架,同时依托丽水“艺术之乡”的文化底蕴,强化学生对本土艺术资源的认知与运用能力,在浙江省乃至全国同类专业中展现出独特竞争力。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强调“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掌握独立教学、研究、创作的核心能力。具体方向包括中小学美术教育、文博管理、视觉文化策划等多元领域,尤其注重教育心理学与美术学科教学论的融合,使学生能够将艺术素养转化为实际教学技能。根据培养方案,毕业生需具备艺术鉴赏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及教学实践能力,同时需通过教育实习积累一线教学经验,形成符合现代教育需求的职业素养。
课程体系采用“双线并行”结构:
- 教育类课程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基础》《中学班级管理》等,侧重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的系统性学习;
- 技能类课程分为具象绘画、新绘画、国画三个工作室方向,涵盖《油画精品临摹》《工笔人物》《综合材料技法》等实践性内容,并通过户外写生、作品创作强化技法应用。课程设计中特别引入地方艺术资源,例如结合青田石雕、龙泉青瓷等非遗项目,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创新转化能力。
师资力量方面,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1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43.75%,形成了一支兼具学术研究与教学经验的团队。教师科研成果丰硕,承担教育部社科课题、省市厅级科研项目54项,并参与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教学设施方面,校内配备专业化画室、临摹室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同时与全国多个写生基地及中小学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见习平台,确保理论教学与行业需求紧密衔接。
就业竞争力是该专业另一显著优势。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主要服务于浙江省及生源地中小学,部分进入美术馆、文化机构从事策展或艺术管理。随着素质教育政策的推进,社会对美术教师的需求持续增长,该专业通过“校地合作”模式,与地方教育部门联合开展师资培训,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此外,学生在国家级、省级艺术展演中屡获佳绩,累计获得奖项超70项,为其职业发展积累了扎实的实践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