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东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立足语言文化传承与国际化视野,通过融合语言学、教育学、文化学等多学科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实践教学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依托学校深厚的师资力量和特色培养模式,形成了以临川文化为底蕴、以国际化实践平台为支撑的教育生态,为学生在汉语教学、文化交流等领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专业构建了“语言基础+文化素养+实践能力”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语言学科,同时融入中国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等文化类课程。实践环节特别设置数字化教学实训和中华才艺实训,例如通过书法、茶艺、传统音乐等教学,强化学生的文化传播能力。课程设置注重“人工智能+”和“教育+技术”的融合,开设智能汉语教学等前沿课程,提升学生运用AI技术优化教学设计的能力。
在培养模式上,专业设置对外汉语教学与教师教育双方向,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通过“四年不间断”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可参与孔子学院实习、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项目,或赴泰国、韩国等地的合作机构实践。与东华理工大学共建的尼泊尔特里布汶大学孔子学院,以及上海子宇汉语等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全球化实践平台。近五年,该专业学生考研升学率显著,多名毕业生进入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深造。
师资力量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优势之一。现有专任教师15人,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3人,其中郑庆君教授等专家具有丰富的孔子学院管理经验。教学团队主持过国家社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等科研课题,80%教师拥有海外教学经历。采用“以赛促学”模式,教师团队指导学生在中外名剧改编、传统文化作品展等活动中屡获佳绩,形成“教研相长”的良性循环。
专业的就业前景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在国内外学校从事汉语教学,或在新闻出版、文化传媒机构担任文化传播专员。数据显示,近年就业领域涵盖国际中文教育(占比35%)、中小学语文教育(30%)、涉外企事业单位(25%)三大方向。依托抚州“才子之乡”的地域文化优势,专业特别强化临川文化传承,通过特色课程提升学生在地域文化传播中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