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学的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专业立足工程建设领域发展需求,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为目标。该专业依托学校工科优势,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体系,覆盖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三大领域,形成“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特色。作为广西区内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其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与行业深度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了从理论学习到工程应用的全链条成长路径。
一、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
该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了覆盖设计、建造、运维、管理及研发全流程的知识体系。核心课程包括《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道路工程》《工程水文学》等,同时融入智能建造与BIM技术应用等前沿内容,强化学生对数字化技术的掌握。通过理论力学与流体力学等基础学科的深度教学,结合工程抗震和智慧水利工程等特色课程,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注重校企协同,学生在建筑材料与力学实验室、BIM实验室等平台完成实验与实训,并参与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等赛事。课程设置与国家重大工程(如港珠澳大桥、中国天眼)需求紧密衔接,部分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教学案例。
二、学科实力与师资支撑
作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和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该专业拥有完整的本硕博培养体系:
- 本科教育: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立“强基础、强实践、强智能”的培养模式
- 研究生教育:依托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土木水利专业硕士学位点,开展岩土工程灾害防治等方向研究
- 科研平台:拥有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实验室等9个省级平台,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00余项
师资队伍中包括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教学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9%,多数具有注册结构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等执业资格。团队主持的省部级教研项目与出版的《建筑工程定额预算与清单计价》等教材,构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教学资源。
三、人才培养特色与就业前景
该专业实施“五强一化”培养体系(强思政、强基础、强融通、强智能、强实践、国际化),通过三类特色培养路径塑造复合型人才:
- 工程实践导向:与中国建筑集团、广西路建集团等60余家单位共建实习基地,开展施工现场教学
- 创新能力培育:设立创新创业兴趣小组,学生在“互联网+”大赛等赛事中累计获奖超1000项
- 国际化培养:通过双语课程和全球工程案例库建设,提升学生参与国际工程竞争的能力
毕业生可在建设单位、设计院、路桥公司等领域从事技术管理,近年就业率保持在83%以上。职业发展通道覆盖二级建造师→一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等资质晋升体系,部分毕业生进入轨道交通运营与城市智慧运维等新兴领域。对于专科生,学校还提供专本衔接和函授本科等学历提升通道,80%以上学生能获得本科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