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立足数字经济时代需求,通过校企共建模式培养具备大数据分析和应用开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依托江西省交邮融合农村电商物流工程研究中心和新余市大数据分析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截至2024年,学院拥有4356平方米实验室空间和3783台设备,总价值达2520万元,为学生提供扎实的硬件支持。
课程体系:聚焦核心技术与应用场景
专业课程设计围绕数据全生命周期展开,覆盖从数据采集到价值挖掘的全链条技术:
- 基础模块:包括机器学习基础、数据库原理和Python程序设计,培养数学建模与编程基础能力。
- 技术模块:重点学习Hadoop编程、Spark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分布式计算框架,掌握TB级数据处理技术。
- 应用模块:通过大数据可视化和实时流处理课程,提升商业场景解决方案设计能力。校企共建课程引入阿里云等企业技术资源,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同步。
实践平台:以赛促学与产业项目双驱动
学院构建了多层次实践体系:
- 学科竞赛:近三年学生获国家级奖项27项、省级奖项189项,涵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蓝桥杯等权威赛事。
- 横向合作:与江西凯润达精密仪器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发项目,累计产生经济效益2300万元,参与研发的交邮融合平台获国家交通运输部示范品牌认证。
- 实验室集群:配备人工智能实验室和大数据分析实验室,支持学生完成从数据清洗到模型部署的完整项目流程。
师资团队:学术与产业经验兼备
教研室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博士占比达28.6%。教师团队兼具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经验:
- 黄玉龙博士主攻分布式系统优化,发表SCI论文5篇;
- 姜春林副教授带领团队完成新余市政务信息软件研发项目;
- 企业教师占比18%,来自阿里云、深圳瀚智科技等公司,教授实时计算和数据中台建设等前沿技术。
就业前景:多领域覆盖与高成长性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金融科技、智能制造和互联网领域,典型岗位包括:
- 大数据开发工程师(起薪25-35万元/年)
- 数据分析师(需掌握Tableau和SQL)
- 算法工程师(要求深度学习与推荐系统开发能力)
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部分学生进入华为云、江西慧驰供应链等企业参与东数西算国家工程。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