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校,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师范教育为特色,其小学教育(师范)专业自1958年起开始招生,累计培养了近3万名基础教育人才。该专业立足“忠于人民、追求卓越、素养全面、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了覆盖学科知识、教育技能与职业素养的三维培养体系。尤其在2022年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中,其“定向主导、德能双修、两段一体”的乡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荣获特等奖,展现了专业建设的创新性与实效性。
核心课程体系与能力培养
专业课程设置以儿童心理学、小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数字化教育技术应用为核心,形成“基础+拓展+实践”的递进式结构。例如:
- 专业基础课包含心理学、教育学原理与班级管理,强化学生对教育规律的认知;
- 学科能力课如现代汉语、小学数学基础理论,侧重语文与数学双学科教学能力培养;
- 实践技能模块通过微格教学、模拟课堂等环节,训练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将教师职业道德列为必修课程,通过案例研讨与角色扮演强化职业认同感。
实践教学与职业衔接
专业构建了“校-地-企”协同的实践平台,具体流程包括:
- 校内实训:利用微格教室开展模拟授课,教师即时点评并生成改进方案;
- 教育见习:与衡阳市多所小学建立合作,学生每学期需完成至少40课时的课堂观察与辅助教学;
- 集中实习:大三阶段进入小学承担全科教学任务,并参与班级活动策划。数据显示,2023届毕业生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率达93.1%,其中公费师范生持证率连续三年保持100%。
师资力量与教学创新
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5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52%,包括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省级教学名师等。教研团队在近三年取得显著成果:
- 主持省级课题12项,开发省级精品在线课程2门;
- 教师获“楚怡杯”教学能力竞赛一等奖,指导学生在全国信息素养大赛中斩获二等奖;
- 推行“专业导师制”,每位教师对接10-15名学生,提供学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这种“双师型”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教学适应力,2021级学生在省级公费师范生汉字应用水平监测中综合成绩位列全省第二。
就业前景与发展路径
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小学教师岗位,同时覆盖教育咨询、社区服务等领域。就业优势体现在:
- 公费定向培养项目为乡村教育输送稳定师资,近年招生规模达年均1200人;
- 学历提升通道包括自考专升本与普通专升本,2020级学生96.2%通过自学考试获得本科学位;
- 顺应数字化趋势,增设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等交叉课程,拓宽学生在在线教育、教育科技企业的就业空间。尽管基础教育行业竞争加剧,但该专业通过精准定位与特色化培养,持续保持高考第一志愿录取率100%的社会认可度。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