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大学的自动化专业作为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自1979年创建以来,始终以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该专业深度融合"大工程"教育理念,构建了"学以致用、能力为本、就业为上"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的鲜明特色。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自治区级重点学科以及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平台,专业建设成果显著,2021年成功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科实力与培养体系
专业学科布局以控制理论为核心,拓展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及互联网+自动化方向,形成完整的本硕培养体系。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和电子信息(控制工程方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正在筹建博士点。课程设置覆盖电路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等理论课程,同步强化PLC技术实训、机器人及先进控制综合实训等实践环节,校企联合开发的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实训占比超过总学时的30%。
师资力量与科研平台
专业教学团队由崔桂梅教授领衔,成员包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2人,团队获评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称号。科研平台依托自治区高校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与包铝集团、包头钢铁集团共建"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基地,近五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成果转化率达65%。
实践创新与就业前景
实践教学采用"三层次递进"模式:
- 基础技能层:通过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实训、电机拖动与PLC实训夯实基础
- 工程应用层:在包铝集团国家级实践基地完成工业生产系统集成训练
- 创新拓展层:参与工业互联网+服务实训等前沿项目开发毕业生年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主要流向能源、制造、信息产业领域,其中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占比达37%,升学至985/211高校的比例超过25%。
该专业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起覆盖内蒙古、辐射西北地区的人才培养高地。对于有志于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领域发展的学生,这里不仅提供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赋予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是成就自动化工程师梦想的理想平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