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2004年开设以来,始终以服务新疆基础教育为导向,构建了本硕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教育科学学院,通过特色培养模式、实践体系及优质师资,致力于培养兼具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复合型教育人才。其课程设置涵盖文理双轨,并创新性引入科学方向,形成了独特的专业优势。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特色
该专业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核心理念,立足新疆基础教育需求,构建了“2+2+1”培养模式:第一个“2”强调小学语文/数学课程教学能力与跨学科教学能力,第二个“2”侧重班主任工作和少先队管理能力,第三个“1”则注重培养特色技能(如艺术、科技等)。这种模式通过全程化实践教学和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学生的职业适应性。例如,学生需完成教育见习、课程实训、教育实习及创新实践四个环节,合作单位包括多地教育局和优质小学。
二、课程体系与学科建设
课程设置分为文科、理科、科学三个方向:
- 文科方向核心课程包括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外教育简史等;
- 理科方向侧重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及数理逻辑训练;
- 科学方向(2022年新增)开设小学科学教材分析、模拟教学技能训练等特色课程。
专业依托校级精品课程和自治区级一流课程资源,如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发展辅导,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此外,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为本科生提供了升学通道,研究方向涵盖教育学原理和课程与教学论。
三、师资力量与实践资源
师资团队拥有教授4人、副教授5人,高级职称占比超50%,其中博士(含在读)5人,并聘请校外博士生导师参与教学。实践教学配备小学科学实验室、儿童行为观察室等11个实训室,与18所实践基地建立合作。近五年学生在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华文杯”教学技能竞赛中获特等奖等国家级奖项,凸显“四位一体”实践体系的成效。
四、就业前景与社会影响
毕业生就业方向多元,涵盖小学教师(语文、数学、科学学科)、教育管理者、培训机构讲师等,部分学生进入文化、医疗、旅游等行业。数据显示,该专业就业满意度达3.8分(满分5分),近五年为北疆输送了大量骨干教师,被誉为区域基础教育的人才摇篮。2023年数据显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年均招生200人,硕士招生20人,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