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河北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自1977年本科招生以来,已发展成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该专业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培养适应智能制造时代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养体系。其发展历程可概括为四个阶段:1977-1990年的初创阶段建立专用人才培养模式,1998年成为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2001-2010年晋升为河北省重点学科;2016年入选国家级特色学科,2020年跻身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行列。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该专业形成了"基础+前沿+实践"的三维架构。核心课程涵盖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传统机械学科基础,同时融入数字化设计、增材制造、虚拟现实等智能制造技术。实践教学依托机电工程实验中心(省级示范中心)、增材制造工程中心等四大专业实验室,以及国家级教学实践基地,实施"企业需求-个性化实践-学生竞赛"的互驱教学模式。特别设置的智能制造创新实验班,通过案例教学和项目制实践,使90%的毕业设计选题直接对接企业实际需求,近三年完成横向课题30余项,产出实验样机40余套。
师资力量方面,专业拥有45人教师团队,其中高级职称占比80%,包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教指委成员等领军人才。科研团队承担过国家863项目、科技重大专项等80余项课题,近五年科研经费达7000万元。这种科研实力直接反哺教学,形成"智能+课程"群建设,开发出省级一流实践课程《个性化实践》等特色课程,并建设了包含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实践平台。
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成效显著,构建了贯穿四年的竞赛体系:
- 国家级赛事:在挑战杯、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赛事中累计获奖50余项
- 专业竞赛: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近三年获43项国家级奖
- 实践转化:学生专利申报60余项,部分成果已实现产业化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呈现"三高"特点: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全校前列,95%毕业生在华柴动力、长城汽车等龙头企业从事专业工作;考研率达30%,其中1/3进入西安交大等双一流高校;用人单位对专业能力满意度超过85%。
专业的特色优势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构建"校内课程-校企双线-校际交流"的军民两用型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模式;二是依托河北省现代集成制造技术创新中心等5个省级平台,在高端装备定制化设计领域形成技术优势;三是响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工业机器人、智能运维等方向设置6个特色培养模块。这种产教融合模式使该专业在2023年软科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二,第三方机构给出的校友综合评价指数达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