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的美术学专业以师范教育为核心,扎根于深厚的办学历史与学科积淀,形成了“立足基础教育、融合艺术实践、强化创新能力”的鲜明特色。该专业自1984年起步,历经美术组、美术系等发展阶段,于2013年正式升格为本科层次,现为江苏省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在2023年全国美术学应用型专业排名中位列第9名。其培养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既传承传统艺术精髓,又融入现代教育理念,致力于为中小学输送高素质美术师资。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美术学专业以服务江苏基础教育为导向,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社会担当与卓越教学能力的中小学美术教师。课程设置强调“双基一能”(基础理论、基础技能、教学能力),涵盖中西绘画、书法、美术史论等核心内容。学生需掌握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同时具备课程研发、美育活动策划等综合能力。专业特别设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通过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教育实习等实践环节,强化职业素养。
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
专业课程分为三大模块:
- 理论课程:包括中国美术通史、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艺术管理学等,注重构建系统的艺术认知框架;
- 技能课程: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创作实践,依托24个标准专业教室和5个实训工作室(如雕塑与陶艺工作室、数字设计工作室)开展教学;
- 教育实践:通过“高校-政府-中小学”协同育人模式,在51个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教学观摩与实操训练。晚自习制度进一步强化专业技能,例如油画技法课程采用“课堂讲授+晚自习巩固+导师个性化指导”的三段式教学,显著提升学生造型能力。
师资力量与科研支撑
美术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2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3.7%,博士(含在读)13人,特聘教授29人。师资团队曾获“中国百家金陵”油画与国画金奖,承担39项科研项目,出版专著5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艺术教育研究所与水墨地图研究所为教学提供学术支持,蒙玛特美术馆定期举办师生作品展,搭建艺术交流平台。
实践成果与就业前景
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国际和平海报双年展等赛事中屡获殊荣,例如2014年斩获南京青奥海报设计全球唯一金奖,2021年获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与数字建模竞赛一等奖。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其中60余人进入南京重点中小学任教,考编录取率居全市前列;50余名学生赴欧美知名艺术院校深造。专业还通过“新青年志愿服务实践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社区美育等活动,将艺术实践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
学科发展与社会影响
作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省直分会驻会单位,美术学院主导“薪火相传”“运河怀古”等大型艺术展览,形成品牌化学术活动。美术学与设计学均为校级重点学科,依托校级艺科研创实验室,推动传统技法与数字艺术的跨界融合。专业还与南京市鼓楼区、秦淮区等政府部门合作,参与非遗保护、城市墙绘等项目,持续扩大社会美育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