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学院于2023年获批设立智能建造本科专业,标志着该校在培养新型建筑产业人才方面迈出关键一步。作为融合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新工科专业,其核心目标是运用BIM技术、物联网、建筑机器人等先进技术推动建筑业向智能化转型。这一战略布局既响应国家建筑业升级需求,也为智慧城市建设输送具备自感知、自决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专业建设层面,衢州学院构建了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培养体系。通过整合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运维的全流程数据闭环,形成包含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7个支撑学科的交叉知识网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64.71%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并依托2个博士创新站开展教学科研,确保理论深度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实验室配置方面,拥有覆盖BIM实训模拟到机器人综合实训室的12类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沉浸式技术应用场景。
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以赛促教特色,形成“课程-竞赛-创新”三位一体的实践链条。通过参与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建造与管理创新竞赛等7类核心赛事,学生在真实工程场景中锤炼技能。2023年浙江省第六届智能建造与管理创新竞赛中,该校团队凭借建筑碳排放脱钩研究和智慧停车系统设计项目分获二、三等奖,验证了“理论学习-项目实践-成果转化”培养路径的有效性。
技术应用领域聚焦三大方向:
- 智能设计:运用BIM技术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协同设计
- 智能施工:通过建筑机器人完成高危复杂工序
- 智慧管理:基于物联网的工程监测与决策系统这些技术模块的有机整合,使建造过程具备自学习、自控制特性,在衢州学院的重点研究方向——建筑工程与道路桥梁工程领域,已形成覆盖结构仿真、智能检测的技术闭环。
职业发展路径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考取建筑信息模型(BIM)、智能建造设计与集成应用等7类执业资格证书,就业方向涵盖智能设计院、智慧工地管理、建筑机器人研发等领域。该校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的工程数智化与智慧监控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为人才提供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支撑,确保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