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师范学院的园林专业在2025年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一,成为该校乃至广西高等教育的亮点学科。这一成就源于其深厚的学科积淀、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紧密的区域产业结合。作为农学学士学位授予专业,该专业不仅注重传统园林理论与技术的传承,更通过智慧农业、生态规划等前沿方向拓展学科边界。从课程设置到实践教学,从科研成果到就业导向,玉林师范学院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成长路径。
学科优势与专业定位
玉林师范学院园林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
- 学科评级突出:在2025年校友会排名中,该专业获评中国六星级应用型专业,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园林学科。其园林设计、植物栽培等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国内顶尖水平。
- 区域特色鲜明:依托广西丰富的园林植物资源和岭南园林文化,专业课程深度融合桂东南地域特色,开设园林树木学、花卉学等特色课程,培养学生对本土生态的认知与应用能力。
- 跨学科融合:与智慧农业学院协同发展,引入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构建“园林+科技”的创新培养框架。
课程体系与能力培养
专业课程设置分为理论模块与实践模块,形成“双轮驱动”的教学结构:
- 理论课程体系:
- 基础理论:涵盖生态学、园林植物学、风景园林艺术,夯实学科知识基础。
- 设计技术:包括园林工程概预算、计算机辅助设计(CAD)、3D-Max建模,强化数字化设计能力。
- 实践能力培养:
- 校内实训:通过都市园艺实训基地、功能农业星创天地等平台,开展植物栽培、景观设计等实操训练。
- 校外实践:与玉林湿地公园、北流荔枝科技小院等建立合作,实施“阶段性现场教学”,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掌握地形测绘、施工管理等技能。
教学模式与科研创新
专业推行“理论学习+研究实践”的育人模式,形成三大特色:
- 项目驱动教学:将科研项目纳入课程,如组织学生参与富硒园艺作物培育、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近五年累计完成应用型成果173项。
- 双导师制:校内教师与企业工程师联合指导,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环节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 竞赛促学机制:通过盆景插花比赛、全国微景观设计大赛等赛事激发创新思维,学生曾获国家级一等奖等荣誉。
就业前景与社会贡献
该专业毕业生在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上表现突出:
- 就业方向多元:85%以上毕业生进入城市规划部门、园林工程企业、科研院所,部分学生通过卓越农林班培养,进入双一流高校攻读研究生。
- 产业服务能力:专业团队牵头制定陆川县功能农业标准,推动建成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基地,技术服务覆盖2300人次职业农民培训。
- 社会认可度高: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毕业生以“能设计、懂施工、善管理”的综合素质受到行业青睐。
玉林师范学院园林专业的成功,印证了应用型高校通过地域资源整合、教学模式创新实现学科突围的可能性。未来,随着乡村振兴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这一兼具传统底蕴与现代科技的学科,将持续为区域发展注入活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