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自1996年成立以来,历经法律经济系、法学硕士点建设等发展阶段,现已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依托财经类高校的学科优势,构建了“法商融合”的特色培养体系,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截至2025年,该专业已培养千余名法律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为新疆及西部地区法治建设输送了大量复合型人才。
一、学科体系与专业建设
法学专业以经济法学为核心,构建了覆盖本科、硕士的多层次培养体系:
- 本科教育:开设教育部要求的16门法学核心课程,增设涉外经贸法律、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实务类选修课,形成“法律+经济+外语”的跨学科课程结构。
- 研究生教育:拥有经济法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和法律硕士(法学/非法学)专业学位点,侧重企业合规、国际贸易规则等方向研究。
- 特色项目:2022年设立“涉外法律人才创新班”,通过“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课程强化跨境法律实务能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需求。
二、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
学院现有34名专业教师,其中博士占比44%,高级职称教师占35%,核心团队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顶尖院校。近五年科研产出显著:
- 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课题1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2篇,出版《中亚经贸法律研究》等专著5部。
- 与乌鲁木齐市司法局共建“产学研基地”,完成2份省级资政报告,直接参与新疆自贸区法治保障政策制定。
- 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3项,开发“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成虚拟教研室实现与中央财经大学等院校的跨区域教研协作。
三、实践教学与就业导向
学院通过“三全育人”机制强化实务能力培养:
- 校内实训:设置独立模拟法庭,开展法律文书写作、刑事辩护等情景模拟教学。
- 校外合作:与15家法院、检察院及北京双北律所等机构建立实习基地,推行“双导师制”联合培养。
- 就业路径:毕业生中35%进入公检法系统,28%任职企业法务,另有部分学生考取中国政法大学等名校研究生,涉外班学员多就职于中亚跨境企业。
四、区域服务与国际合作
作为新疆唯一的财经类法学院,其发展深度融入区域战略:
- 开设“周边国家国别法”课程,重点研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投资法律,支撑中资企业“走出去”。
- 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科技大学、吉尔吉斯国立大学建立学术交流机制,联合举办“中亚法治论坛”等国际会议。
- 在乌鲁木齐保税区、霍尔果斯口岸设立法律服务工作站,近三年为200余家企业提供涉外合同审查、贸易争端解决支持。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