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华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计算机技术)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技术需求,依托全英语授课体系和国际化教育资源,致力于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该专业以工学学士学位为导向,通过融合计算机科学核心理论与国际前沿技术,构建了覆盖基础学科、实践创新及跨文化能力的多维培养框架,为学生搭建了从理论学习到产业应用的桥梁。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围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干学科展开,核心课程包含离散结构、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及操作系统等基础模块。国际方向特色课程如Python编程(英语)、软件项目管理(英语)和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英语),通过全英文教材和授课强化学生的语言与技术双重能力。实践环节设置嵌入式实验、软件开发综合实训及人工智能实验室项目,结合华为、百度等企业提供的真实商业案例,推动学生从代码编写到系统开发的实战能力提升。
教学模式采用校企双导师制,引入华为、科大讯飞等企业工程师参与课程设计,将行业认证标准(如华为ICT认证)融入教学。例如,讯方技术产业学院提供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等前沿课程,并与阿里云共建的大数据实验室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中稀缺的教学资源。学生可通过蓝桥杯竞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平台验证技术能力,近三年在华为ICT大赛中斩获省级奖项6项,体现了教学成果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衔接。
专业的国际化特色体现在学分互认项目和海外实习通道。学生可选择与英国考文垂大学、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等合作的3+1双学位或本硕连读计划,完成跨文化交流实践课程后,可衔接国际企业的技术岗位。国际学院还提供海外访学机会,例如参与自动驾驶算法研究的学术团队,部分优秀毕业生已进入香港高校深造或加入云鲸智能核心算法团队,展现了专业培养的全球竞争力。
就业方向覆盖高新技术企业、金融科技领域及跨国机构。毕业生可从事人工智能开发、数据分析、网络安全等技术岗位,近五年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职业发展路径中,阿里云认证工程师、系统分析师等证书成为薪资竞争力的关键支撑,而双语能力和项目经验则帮助学生在粤港澳大湾区头部企业的国际化部门中占据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