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市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立足甘肃基础教育需求,以数学科学素养和师范教育能力为核心培养目标,构建了覆盖数学理论、教育实践与科研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数学学院近40年的师范教育积淀,通过分流培养模式和反向课程设计,形成“服务基础教育,输送研究型人才”的特色路径。其毕业生在教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考研率及全国数学竞赛中表现突出,展现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育人成效。
课程体系与专业能力培养
专业课程以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为核心基础,搭建数学学科知识框架。教育类课程包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及中学数学教材教法,通过师范技能展示月等活动强化教学实践能力。为适应现代教育技术需求,设置多媒体课件制作和数学建模课程,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课程体系强调形成性评价,平时成绩占比提升至50%,强化学习过程管理。
教学模式创新与师资支撑
学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和学生助教制,通过个性化指导与朋辈互助提升学习深度。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常微分方程等课程中试点,结合在线慕课与课堂讨论,实现“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双向互动。师资队伍中高职比达69%,拥有7名教授和19名副教授,7名博士教师主导科研项目,近三年发表SCI论文28篇,科研成果反哺教学。陈莉等教师团队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彰显科研与教学的协同效应。
实践平台与就业出口
专业建立6个校内外实习基地,与西昌多所中学合作开展教育见习。学年论文制和数学实验周推动学术创新能力培养,近五年毕业生考研上线率超20%,部分进入985高校深造。就业方向覆盖中小学教师、教育管理及公务员领域,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率居省内前列。数据显示,该专业在甘肃省基础教育师资供给中占比显著,部分市县甚至出现“数学教师荒”背景下,毕业生成为区域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