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师范大学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成立于2018年,是响应国家“新工科”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该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科基础,聚焦数据采集、治理、存储、分析与应用全链条技术培养,致力于为电商、金融、医疗等领域输送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安徽省内较早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其课程体系深度融合数学建模、编程开发与机器学习,形成“理论+技术+行业”三位一体的培养路径。
在培养体系方面,该专业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突出数学基础与逻辑思维的核心地位。学生需系统掌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分布式并行编程等核心技术工具,并通过Hive编程技术、NoSQL数据库技术等课程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其课程设置特别增设推荐系统等前沿方向,体现对行业需求的敏锐把握。
学科支撑是专业发展的关键优势。学院拥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该学科在第四轮全国评估中获评C-档,为专业建设提供学术支撑。师资团队包含教授11人、博士27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省级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占比超过30%。此外,计算机专业实验实训中心等省级平台为学生提供从算法设计到系统开发的实践环境。
专业建设注重校企合作与竞赛育人,已建成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多个省级工程实践中心。学生可通过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安徽省机器人大赛等平台积累实战经验,近三年获得国家级奖项41项,省级奖项201项。弹性学制(3-6年)和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机制,则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从职业发展维度看,该专业毕业生可胜任数据分析师、大数据工程师等岗位,覆盖金融、电信、教育科研等多元领域。课程体系中嵌入的R语言建模、数据可视化等技能模块,有效对接行业对海量数据处理与业务决策支持的能力需求。学院还通过安艾艾迪信息技术公司等企业合作基地,构建产学研协同培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