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作为贵州省智能医疗装备技术专业排名首位的高职院校,该专业以“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为核心,构建了“理论+实践+创新”的三维培养体系。2025年招生计划显示,该专业面向中职毕业生设置20人招生名额,并与比亚迪产业学院、吉利汽车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近两年已为弗迪电池等龙头企业输送超1200名技能人才。专业建设紧密对接贵州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需求,着力培养具备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智能系统调试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纲领,培养掌握医疗设备原理与结构、医疗器械管理等核心知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工匠精神与信息素养的双重塑造,学生将具备医电产品安装调试、医疗设备质量检测等核心能力,重点面向医疗器械装配工、医学设备管理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岗位。课程体系设置特别强调法律、安全、环境约束条件下的岗位适应能力,确保毕业生能在复杂工作场景中合规操作。
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专业课程采用“基础+核心+实践”三级架构:
- 专业基础课程:包含医学基础、机械制图、C语言程序设计等9门课程,强化跨学科知识储备
- 专业核心课程:聚焦智能嵌入式控制技术、CT技术及设备、医用超声成像技术等六大模块,重点训练医疗设备软硬件装配调试能力
- 实习实训环节:依托智能医疗装备安装调试、应用维修等实训项目,在医疗卫生机构及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岗位实操
特别设置人工智能基础、生物安全概论等前沿课程,培养学生运用医学图像处理、大数据分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覆盖X射线成像设备维护、医疗设备系统功能测试等典型工作任务。
产教融合与就业通道
学院构建“1+3+N”产教融合模式,与黎阳航空、航天电器等企业开设订单班,联合培养现场工程师。近三年专业就业率保持98%以上,毕业生可从事:
- 医疗设备研发设计:参与远程医疗平台搭建与移动健康应用开发
- 设备运维管理:在医疗机构承担CT设备保养、超声设备故障排除
- 质量检测控制:运用专用检测仪器执行医疗设备合规性检测
- 医疗信息化:开展医疗数据管理与智能诊断系统优化
职业发展通道涵盖医疗器械工程技术高职本科衔接,以及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影像工程等普通本科专业深造路径。
教学特色与资源支撑
专业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汽车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等国家级实训基地开展教学。教师团队包含教育部职教名师培养对象,采用项目式教学法:
- 通过智能医疗装备控制系统装配项目训练电路调试能力
- 利用X线成像设备组件焊接任务强化机械装配技能
- 借助医疗设备功能测试报告撰写培养技术文档处理能力
学院配备国家第七十五职业技能鉴定站,学生可考取医疗器械装配工等职业资格证书,近三年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4项国家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