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历史学(师范)专业在江苏省独立学院中具有独特地位,自设立以来始终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该专业依托南京师范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形成"立足基础教育、辐射多元领域"的办学格局,2024年全国应用型专业排名位列B++档,位居全国第55名。其培养体系既注重传统师范教育根基,又通过专业方向拓展实现人才培养的立体化布局。
在培养体系构建上,该专业形成"一体两翼"特色架构:
- 主体根基:以中学历史骨干教师培养为核心目标,通过师德养成、教学技能、学科知识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强化教育实习、教学设计与课程研究等实践环节
- 方向延伸:设置历史文化旅游、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档案与图书信息管理三大非师范方向,构建"专业基础+行业技能"的复合能力矩阵
- 发展支撑:建立"本科-硕士-博士"贯通培养通道,近年考研录取率达20%,部分毕业生已成长为高校教师、科研机构骨干
课程体系设计强调历史学与教育学的深度融合。主干课程包括中国古代史、世界现当代史、史学概论等学科基础课,同步设置教育学原理、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等师范类课程。特别设置的中国历史文选、西方文化史等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史料解读与国际视野。实践教学环节占比超过30%,包含教育实习、历史剧创作、文化遗产考察等特色项目。
该专业的就业竞争力体现在三大领域:
- 基础教育领域:毕业生可参加教师编制考试,近年考编成功率保持较高水平
- 文化传承领域:在文博单位、文旅机构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历史解说等工作
- 学术研究领域:依托完善的导师制和科研训练体系,学生可继续攻读硕博学位
教学团队建设成效显著,现有专兼职教师中包括博士生导师6人、教授16人,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师资梯队。通过"校地共建"模式,与45个校外实践基地建立合作关系,如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实践基地,实现理论教学与行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近年学生成果包括江苏省本科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全国大学生学术竞赛奖项等。
对于考生而言,该专业实施"3+1+2"新高考政策下的灵活选科机制,报考历史学(师范)专业不设科目限制。这种培养模式既保持传统师范教育的严谨性,又通过方向拓展增强专业适应性,使其成为江苏地区历史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