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化学专业怎么样?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化学专业以"夯实基础知识、面向应用培养"为核心理念,形成了多维度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自1978年化学科创立以来,历经四十余年发展,现已成为拥有全日制本科生712人仪器设备总价值1000多万元的自治区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依托化学与生物工程系的教研资源,专业设置覆盖师范教育、药物合成与分析、精细化工三大方向,构建起理论教学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化学专业怎么样?

专业方向设置体现差异化培养思路:

  1. 教师教育方向侧重教育理论与实验技能,开设中学化学教学论等特色课程,承担广西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2. 药物合成与分析方向强化工程实践能力,配置制药工艺学工程CAD等工科课程
  3. 精细化工方向聚焦产业技术转化,设置表面活性剂等特色模块课程。这种分方向培养体系使毕业生既掌握化学基础系列课程的学科内核,又具备面向特定领域的专业技能。

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突出应用导向:
实验室大楼建筑面积达9000多平方米,配备气质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现代分析仪器,以及精馏实验装置等大型化工设备。通过设置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的进阶式实践课程,形成"基本操作-专业实训-创新研究"的三级培养链条。校企共建安琪酵母等2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在真实生产场景中掌握化工原理实验等关键技术。

课程体系设计注重学科交叉与前沿技术融合:

  • 核心理论课程包括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模块
  • 专业拓展课程涵盖材料化学生物化学等交叉学科
  • 实践创新课程设置化学合成与表征实验等综合训练项目。特别在师范教育方向,将教育学中学化学实验研究有机结合,培养既懂教学又擅实验的复合型教师。

就业出口呈现多元化特征:
毕业生可在化工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在环保部门进行检测分析,或选择中学教师岗位。近年数据显示,就业领域覆盖医药生产(占比32%)、教育教学(28%)、科研机构(15%)等方向。其中制药工程方向毕业生多进入崇左方略制药等企业,而教师教育方向持续为边境地区输送基础教育人才。这种培养成效得益于专业设置的区域产业适配性,以及"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实践指导。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上一篇:如何正确处理各类资金上交国库的会计分录?
下一篇:如何正确处理外地预缴税款的会计分录?

热门推荐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化学(师范类)专业怎么样?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化学(师范类)专业立足基础教育需求,以“夯实知识基础、面向应用培养”为导向,通过学科交叉与实践融合,致力于培养兼具化学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自2009年招收本科生以来,依托自治区级优质专业的深厚积淀,构建了“理论+实践+创新”的三维培养模式,成为服务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重要力量。 在课程体系上,专业围绕化学学科核心与教师教育能力双主线展开。基础课程包括无机化学、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评论  3周前

广西民族大学的化学(师范兼非师范类)专业怎么样?

广西民族大学的化学(师范兼非师范类)专业,作为该校化学化工学院的核心专业之一,兼具师范教育与科研应用双重属性。该专业依托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学科优势,形成了本硕博贯通式培养体系。其培养目标强调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并重,既为中学化学教育输送师资力量,也为化工、材料、医药等领域培养应用型人才。这种独特的培养模式使其在广西高校中独树一帜,尤其在民族地区教育服务和区域产业
 广西民族大学 评论  3周前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化学专业怎么样?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化学专业以"夯实基础知识、面向应用培养"为核心理念,形成了多维度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自1978年化学科创立以来,历经四十余年发展,现已成为拥有全日制本科生712人、仪器设备总价值1000多万元的自治区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依托化学与生物工程系的教研资源,专业设置覆盖师范教育、药物合成与分析、精细化工三大方向,构建起理论教学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 专业方向设置体现差异化培养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评论  3周前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怎么样?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自2012年招生以来,已成为该校理工科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作为工学学士学位授予点,该专业立足区域产业需求,围绕化工、能源、环保、材料等领域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依托广西化学与生物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专业建设注重产教融合,与中信大锰等企业共建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能力提升路径。以下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资源等方面展开具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评论  3周前

广西民族大学的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怎么样?

广西民族大学于2023年获批新增能源化学工程本科专业,该专业属于化工与制药类,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作为学校重点发展的新兴工科专业,其培养方向聚焦新能源开发、能源转化与储能技术,契合国家“双碳”战略需求。专业依托化学化工学院的科研平台和学科优势,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为广西及周边区域新能源产业发展输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能源化学工程、电化学
 广西民族大学 评论  3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