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始建于1984年,前身为渔业经济系,经过四十余年发展已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上海市一流本科建设点。该专业以渔业经济管理为核心特色,融合经济学、管理科学与水产科学,构建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形成解决中国“三渔”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在课程建设、国际交流、就业质量等方面展现显著优势。
专业定位:聚焦渔业经济与战略的学科交叉特色
该专业依托学校水产学科优势,围绕渔业再生产过程设置课程体系,培养兼具经济管理理论与渔业科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研究方向涵盖农业(渔业)经济、生态与资源经济、农业产业政策等领域,拥有渔业经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和上海市重点学科支持。其特色课程《渔业经济学》先后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被认定为上海市优秀教学团队,凸显学科深度与行业关联性。
课程体系:理论与实务并重的多元化知识结构
专业课程设置强调经济管理基础与渔业应用场景结合,核心课程包括:
-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基础理论
- 渔业生物经济分析、农业政策学等特色应用课程
- 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等工具类课程
实践环节通过社会经济调查、企业实习和科研训练强化技能,例如与光明集团、中粮国际等企业建立实习基地,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路径:国际化与升学通道双轨并行
学生可选择以下发展路径:
- 国内深造:保送或考取本校农林经济管理、渔业经济管理等方向硕博项目
- 国际合作:通过与美国西南佐治亚州立大学、法国雷恩商学院等院校的双学位或MBA联合培养项目,拓展全球视野
- 科研支持:参与中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食品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等平台研究,接触前沿课题
就业前景:覆盖公共管理与企业运营的多元出口
毕业生主要流向三类领域:
- 政府部门与科研机构:从事农业政策研究、资源管理(如上海市农委、渔业研究所)
- 涉农企业:在光明集团、蒙牛等企业承担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工作
- 金融与贸易:进入银行、保险公司或国际贸易公司(如中粮国际上海分公司)
近年就业率稳步提升至85%,用人单位对专业实践能力评价较高,尤其在食品物流、渔业金融等细分领域形成竞争力。
学科支撑:高水平师资与研究平台协同发力
专业拥有59%高级职称教师和80%博士教师比例,包括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浦江学者等领军人才。依托中国养殖经济研究中心等平台,推动渔业碳排放、北极航道贸易等前沿研究,为教学提供鲜活案例。实验教学中心配备SAP全球大学联盟资源,支持学生掌握供应链仿真、金融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工具。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