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康养职业大学作为全国唯一以康养为特色的职业本科院校,其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自2023年招生以来,已成为国内职业教育领域探索医养结合人才培养的标杆。该专业通过中高本贯通培养模式、产教深度融合课程体系以及真实场景实训平台,形成了“理论+技能+实践”三维联动的育人机制,为康养产业输送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创新路径。
培养模式:纵向贯通与横向协同的育人网络
该校构建了覆盖中职、高职、本科的纵向贯通培养体系,包括“专升本”“中高协同”“中本贯通”三种路径。横向维度则依托与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的合作,引入护理学科优质资源,打造“护理湘雅班”,实现职业本科教育与学术型本科教育的优势互补。这种双轨制培养机制既强化了学生的本科护理理论基础,又通过职业教育技能操作模块提升岗位适配性。
课程体系:产业导向的动态更新机制
专业课程设置紧密围绕康养产业智能化升级需求:
- 核心技能课程:涵盖基础照护知识与技能、中医适宜技术(含针灸推拿、药膳食疗)、老年照护技术三大模块
- 场景化教学:建设老年人能力评估室、智能康复实训室等真实服务场景,模拟失能失智老人照护等复杂情境
- 教材开发逻辑:以岗位需求倒推课程设计,确保教材内容与康养产业智能化升级同频共振
师资与科研:双师型团队驱动产教融合
学校现有742名专任教师,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0%,形成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等5支省级以上教学团队。通过实施“百企进校”工程,组建48支科研团队开展横向课题,年均开发40余种康养特色产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这种“教学-科研-产业”循环体系,使教师兼具临床经验与技术研发能力,有效支撑职业本科教育的特殊需求。
实践教学:50%学时强化岗位胜任力
根据两部门《通知》要求,专业设置实践教学学时占比不低于50%。实施分阶段递进式培养:
- 基础技能层:第一学年在校内实训基地掌握基础照护操作
- 综合应用层:第二学年进入合作医疗机构轮岗实践
- 创新提升层:第三至四学年参与老年健康管理项目研发,完成毕业设计与企业需求对接
这种“学-践-研”螺旋上升模式,使学生毕业时达到岗位需求无缝衔接状态。目前该专业已建成国家级药学示范性生产性基地和贵州省卫生健康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硬件保障。
发展机遇:政策红利下的专业升级
《通知》提出的开发核心课程、建设优质教材等要求,为专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学校计划三年内实现:
- 智能化教学场景全覆盖:引入VR技术模拟居家养老、社区康养等多元场景
- 国际标准对接:依托中德Cognos基地推进养老人才培养标准认证
- 东盟人才培养网络:在马来西亚建立临床康复中心,输出中国康养职教方案
通过整合政策支持、行业资源与国际合作三重优势,该专业正朝着“特色鲜明、行业领先”的职业本科教育目标加速迈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