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教育历经数十年发展,形成了以经济、管理学科为核心的多层次培养体系。作为财政部、教育部与山东省共建高校,该校自2011年由原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合并以来,已构建起覆盖经、管、法、工、文等6大学科门类的完整学位授权体系。依托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6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研究生教育在学科交叉融合与专业深度培养中持续创新,近年报考与招生比例稳居省内前列。
一、学科建设与师资力量
学校以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三大立项建设学科为引领,形成“一体两翼”的学科布局。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21人、校内硕士生导师750人,校外合作导师593人,其中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达19人次,涵盖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等高端人才。特别在财经领域,拥有财政部人才库专家7人和“泰山学者”30人次,教学团队中更涌现出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二、国际化教育与实践平台
研究生培养突出国际化特色,作为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理事单位,与美、英、法等60余国高校建立合作。通过国家公派、校派等项目,近年派出百余名研究生赴海外攻读学位或联合培养。实践教学方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建有山东省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基地等省级平台,开设文创产品设计大赛等特色活动,并与乡村振兴学院联合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人才。
三、创新培养与社会服务
学校推行“学术+应用”双轨培养模式,例如:
- 跨学科课程体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融合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开设《文化资源开发研究》等省级优质课程
- 产学研协同机制:承担文化和旅游部行业标准制定,与社科机构联合发布《文化蓝皮书》
- 数智化培养方向:在新闻传播领域强化新媒体技术应用,建设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艺术学概论》
四、人才培养成果与未来规划
近五年研究生教育质量显著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保持高位,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素养给予高度评价。当前在校硕士生规模达2014人,而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通过“成长、成才”大讲堂等品牌活动,持续优化学生综合素质。面向未来,学校将以建设全国一流财经特色名校为目标,深化研究生教育管理改革,重点推进数字文化产业、文化金融等新兴方向的人才培养。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