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一所以师范教育为特色的公办专科院校,近年来紧跟社会发展需求,在大数据技术领域构建了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学校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背景,通过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掌握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等核心技术的实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
在培养目标层面,该专业明确提出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大数据项目方案设计及实施能力。课程体系覆盖《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分布式计算与存储技术》等核心课程,同时融入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培育,使学生具备从数据采集到分析的全流程处理能力。这一培养模式通过三个阶段实现:
- 基础理论强化:系统学习数据库基本原理与编程语言;
- 技术能力进阶:掌握大数据平台管理与运维技能;
- 实践创新融合:参与真实项目案例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专业建设特别注重实践教学体系的搭建。校内建有六大实训中心和332个实验实训场所,并与企业合作建立192处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工作场景下的项目训练机会。例如,学生可通过智能感知与理解课程开展物联网数据采集实践,在机器学习课程中完成商业数据分析项目。这种“做中学”模式使毕业生能快速适应岗位需求,近五年学生团队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斩获多项奖项。
师资力量是专业发展的核心支撑。信息系教师团队中既有香港科技大学大数据专业硕士尹冬欣这样的青年骨干,也有曾在网易、贝壳等互联网企业参与航天数据分析等项目的刘洋老师。教师队伍中硕士以上学历占比超70%,部分教师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背景,通过引入行业真实案例和前沿技术,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紧密衔接。
就业前景方面,该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分析处理工程师等岗位,覆盖智慧城市、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学校通过校企合作与职业技能认证双轨推进,近年来毕业生在大数据实施与运维、数据可视化等岗位的就业率持续领先同类院校。值得一提的是,专业课程中设置的《智能产品营销与服务》模块,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在技术产品化与市场推广方面的职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