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大学法学专业自1986年创立以来,历经近40年发展,已成为国内具有鲜明特色的法学教育重镇。该专业依托东北亚地缘优势,构建了以朝鲜韩国法研究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研究为核心的双轨发展模式,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在省级重点学科评选中持续保持B类优势特色学科地位。其人才培养体系融合了国际视野与地方需求,形成独特的教学、科研与实践生态。
在学科建设层面,延边大学法学专业以5个专业研究方向为支柱,涵盖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和诉讼法学。特色课程如《朝鲜法概论》《韩国法概论》《法律朝鲜语》等,不仅强化了东北亚区域法律比较研究能力,更通过朝汉双语模拟法庭等实践环节培养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中包含20门法学核心课程,并设有12门省级、校级优秀课程,其中《民法总论》《宪法学》《行政法》等获评省级精品课程。
师资力量呈现出显著的国际化特征,36名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者占比69.4%,具有海外学历教师达52.8%。团队包含8名教授、13名副教授及16名双师型教师,其中不乏省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和图们江学者。这种多元化的师资结构为开展东北亚法律比较研究提供了语言与文化支撑,教师团队主持完成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7项省部级课题,参与多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工作。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一是建设22个校外实践基地覆盖司法机关、仲裁机构;二是打造标准化模拟法庭开展双语庭审演练;三是通过41名校外实践导师指导职业发展。这种培养机制使得毕业生在涉外法律事务中表现突出,吉林省司法机关涉外业务骨干中60%以上为本专业校友,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常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国际交流网络覆盖东北亚主要法学重镇,与韩国首尔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15所高校建立稳定合作,年均举办《朝鲜韩国法论坛》等国际学术活动。独特的外国法查明与研究平台已积累国内规模最大的朝鲜韩国法文献库,出版《朝鲜韩国法》年刊及系列特色教材,其中《韩国行政法》获评吉林省优秀教材。这种跨境学术对话能力,使其成为国家东北亚战略的重要智库支撑。
从就业前景看,该专业形成"三位导向"输出路径:约35%毕业生进入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40%选择攻读硕士或出国深造,25%服务于涉外律所与企业法务部门。特别在中朝韩跨境投资、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等领域,毕业生展现突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学院建立的"1158+"学科建设体系,持续强化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的契合度,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