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是该校重点建设的工学本科专业,已通过国际AABI航空专业认证,并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该专业依托航空运输企业及飞机制造行业,紧密围绕国家民航运输业发展和民机制造战略需求,旨在培养具备扎实工程基础、系统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复杂技术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其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环节深度融合行业需求,形成了鲜明的产教协同育人特色。
在课程设置上,专业以航空制造技术为核心,构建了涵盖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框架。主要课程包括:
- 制图基础与机械设计,夯实工程绘图与机构设计能力;
- 材料力学与理论力学,强化飞行器结构强度分析基础;
- 航空发动机原理与构造、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等特色课程,聚焦现代航空制造前沿技术;
- 复合材料加工与特种加工工艺,对接新型飞行器材料应用需求。同时,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占比显著,通过实验、实训和校企联合项目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校企合作是该专业的重要优势。学院与中国商飞、东方航空、南方航空等头部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共建民航飞行与运营管理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配备B737-800模拟训练器、航空发动机实验室等先进设施。学生可参与企业真实项目,例如在航空器健康管理、智能运维等领域开展实践,部分优秀生还可赴海外航校进行飞行训练,实现“理论学习-技术应用-行业对接”的闭环培养。
就业方向高度聚焦民航与航空制造产业链。毕业生主要服务于:
- 飞机制造公司(如中国商飞)从事设计、装配与工艺优化;
- 航空公司与机场承担飞机维修、维护与技术管理;
- 航空科研院所参与新材料、数字化制造等前沿技术研发。近三年就业数据显示,专业对口率超过80%,部分学生进入东航、吉祥航空等企业担任技术骨干,职业发展路径清晰。
从专业竞争力来看,其通过国际AABI认证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背景,使毕业生在航空领域具备显著优势。对于有志于投身航空制造与运维领域的学生,该专业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平台,且校企协同机制有效缩短了从校园到职场的适应周期。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