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四川省重点建设的工科优势学科,西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历经四十余载积淀,已形成覆盖本硕培养的完整体系。该学科肇始于1978年设立的铸造工艺及设备专业,1985年即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是西南地区最早开展材料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单位之一。依托“特种材料及制备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学科在新能源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等领域形成显著特色,2024年更以14.15篇均被引频次的学术影响力首度跻身ESI全球前1%,标志着其科研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学科建设以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两大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为根基,构建起涵盖金属材料、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的多维培养体系。在郫都校区与宜宾校区双核驱动下,新增设的增材制造工程与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精准对接智能制造与电子信息产业需求。课程设置突出实践导向,《工程材料学》等6门省级精品课程与Moldflow等专业软件训练,形成“理论-模拟-实验”三维教学链条。
科研创新体系以三大方向为核心突破:
- 能源材料与器件方向聚焦半导体、磁性材料研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
- 表面工程技术领域突破重大装备核心部件防护难题,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
- 先进成型技术团队开发的金属纳米粉连续生产装置填补国内空白,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近五年科研经费超8000万元,授权国家专利130余项,在《Advanced Materials》等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
师资队伍汇聚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带头人等高端人才,博士比例达90%。形成以栾道成教授领衔的表面工程团队、罗德福教授主导的纳米材料团队为代表的学术梯队,聘请两院院士担任兼职教授。实验中心配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价值9000万元的尖端设备,建有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支撑学生开展前沿创新实践。
人才培养实施本硕贯通模式,构建“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工程实训”三级培养体系。与东方电气、京东方等企业共建20余个实践基地,通过“卓越工程师计划”输送复合型人才。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95%以上,30%进入电子科技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深造,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华明、美国发明家科学院院士任志锋等杰出校友。这种“基础扎实、创新突出、产业适配”的培养特色,使学科成为西部材料领域人才培育的重要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