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商务职业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立足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变革,构建起以影视动态视觉创作为核心的培养体系。该专业通过"素养-技术-技巧-创作-综合创作"五级培养框架,将AIGC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实践,形成专业课程与产业需求高度契合的育人模式,为广告行业输送具备全流程影像制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依托校内外实训平台和校企合作资源,学生可系统掌握从剧本创作到影视后期制作的完整技术链条。
该专业课程设置突出多维度能力培养,包含三大模块:
• 基础理论类:图形图像语言、视觉传播设计策划等课程夯实美学根基
• 技术实践类:影视拍摄与剪辑技巧、影视特效制作等课程覆盖Premiere、After Effects等专业软件操作
• 创新融合类:商业影像设计实务(电商视觉)课程引入直播电商视觉设计,数字三维技术课程对接虚拟现实创作需求。2023级课程体系中特别增设AIGC工具应用模块,通过智能生图系统训练学生将创意快速可视化。
在技术革新层面,专业建设体现三个融合特征。首先是人工智能与传统工艺的融合,既保留杨柳青年画等非遗技艺传承,又引入Stable Diffusion等AI绘图工具。其次是校企资源融合,与好传动画等65家企业共建产业学院,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迭代同步。最后是创作流程重构,通过AI辅助剧本生成、智能分镜设计等创新实践,将传统制作周期压缩40%以上,学生作品在"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起四级进阶平台:
- 校内实训基地(31间专业实训室+8个教师工作室)
- 大师工作室(木艺、古建彩画等6个传统技艺工坊)
- 企业真实项目导入(年承接商业项目200+)
- 创新创业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产业赛道)。这种"做中学"模式使毕业生就业率保持高职艺术类专业前列,多数进入4A广告公司担任动态视觉设计师。
人才培养成效体现在三个突破:传统艺术教育向数字创意转型的突破、单一技能向全流程能力突破、地域性培养向全球化视野突破。通过"双师型"教师团队(100%具备企业实践经验)的指导,学生可熟练运用Unreal Engine进行虚拟制片,掌握从抖音短视频到元宇宙场景设计的跨平台创作能力。这种培养模式使该专业成为天津高职院校中首个获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基地的艺术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