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是该校计算机学院重点建设的本科专业之一,依托四川省民办高校重点特色专业质量提升计划和贡嘎计划建设学科的支持,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导向,结合行业需求设计课程结构,致力于培养掌握物联网核心技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在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等领域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在培养目标方面,该专业聚焦于培养掌握物联网基本理论、具备系统集成与应用开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覆盖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完整知识链,包括Python程序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等核心课程,并通过职业方向课程模块强化物联网云平台开发、安全运维等专项技能。毕业去向数据显示,学生可选择在IT领域从事技术支持、系统管理,或在智慧农业、工业物联网等场景实现技术落地,升学深造比例也较为可观。
实践能力培养是该专业的突出特色。学院构建了包含移动互联实验室、人工智能与嵌入式实验室在内的多层次实验平台,配备1000余台专业设备,并与百度飞桨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中心等2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通过企业专家团队指导的工程实践项目,学生可参与真实场景的物联网系统开发,例如在2023年学生团队申请国家专利30项,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130项。这种“3PAD培养体系”将专业知识(Professional)、编程技能(Programming)与实操能力(Practice)有机结合,确保学生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师资配置上,专业汇聚了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吴跃教授、教育部软件工程教指委委员洪玫教授在内的教学团队,65名专兼职教师中50%以上具有双师型背景。团队主持过国家863计划项目、国防科技项目等重大课题,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物联网中间件技术》《Android应用开发》等特色课程内容。这种“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使教学始终与行业技术前沿保持同步。
从专业建设成效看,该专业已获评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在2024年校友会应用型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17名(5星级)。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采用OBE教育理念,以学生能力产出为导向动态优化培养方案;二是构建覆盖“设计-开发-测试”全流程的岗位能力训练体系;三是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数据显示,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部分优秀学生进入帝国理工学院、四川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