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法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法政结合"为核心特色,构建了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基础与实践应用的三维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政法类院校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教育深度耦合,形成"专业基础+法治素养+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其课程体系覆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理论课程,同时融入监狱学基础理论、社区矫正等法学实务内容,体现了鲜明的学科交叉特征。
在课程体系构建中,专业设置以"一体两翼"为框架:
- 主体课程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核心理论课程
- 法学支撑课程涉及《监狱学基础理论》《法学基础理论》等实务类课程
- 特色拓展课程涵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演讲与口才》等创新模块
这种"三位一体"的课程结构既夯实了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又强化了政法系统的实务操作能力,特别是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市级一流课程建设,推动传统思政教育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
专业教学创新突出"虚实结合"的实践导向:
- 理论教学中采用"1+1+3"模式:以主体间性理念为指导,实施理论讲授与网络舆情分析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每节课嵌入"当日新闻+周度大事+新兴平台"三大实践活动
- 实践环节构建"三课堂联动"机制:第一课堂开展模拟法庭、案例研讨;第二课堂组织军营参访、红色基地研学;第三课堂依托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司法培训基地开展国际视野培养
- 考核体系实行"过程性评价+研究型成果"双轨制,要求学生在毕业论文中必须包含实证调研或交叉学科研究。
人才培养成效体现在"双高"特征:
- 就业质量高:毕业生在公安、检察、法院系统的就业占比达62%,超同类院校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 专业融合度高:85%以上学生选修法学双学位课程,具备同时处理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律实务的复合能力
- 社会认可度高:用人单位评价显示,学生"政治立场坚定、法治思维突出、网络素养过硬"的特质显著,在舆情应对、社区治理等场景展现独特优势。
该专业持续深化"三全育人"改革,构建起"课程思政+专业思政+文化思政"的立体化育人网络。通过打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等特色通识课,将党史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示范平台,形成"理论研究-教学实践-社会服务"的良性循环,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实现从知识传授向价值塑造的跨越式发展。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