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金融学专业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1925年创立以来始终处于国内金融教育前沿。该专业拥有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2024年入选教育部学科评估A-级,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12位。依托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构建"理论+实务+创新"三位一体培养模式,近五年本科生就业率稳定在98%,考研录取率达55%,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了大量金融精英,中央电视台曾专题报道其"金融+华侨"特色培养成果。
学科建设与专业定位
专业建设贯穿"服务国家金融战略"核心理念,形成三大核心优势:
- 历史积淀:全国首批金融学博士点授予单位,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金融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
- 学科平台:建有广东省高校金融工程重点实验室等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创新等国家战略;
- 国际认证:与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开发的《国际金融实务》课程获全国最美慕课奖项。
课程体系与培养路径
人才培养实施"六维融合"课程体系:
- 基础理论模块:
- 必修微观经济学(64学时)、宏观经济学(48学时)等13门核心课程;
- 创新开设《区块链金融》等前沿课程;
- 技术深化模块:
- 配置金融大数据实验室,开发《智能投顾系统》虚拟仿真项目;
- 分设金融工程与国际金融方向,年均完成1200学时实训;
- 实践创新模块:
- 在广发证券等建立20个实践基地,参与科创板企业估值等实际项目;
- 本科生主导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模型》获国家级大创项目;
- 国际拓展模块:
- 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开展学分互认,30%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
- 年均选派15%学生参加亚洲金融论坛。
师资力量与科研支撑
教学团队构建"院士+行业导师"双轨结构:
- 人才梯队:拥有35名专任教师,其中珠江学者4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博士占比89%;
- 科研转化:近五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100余项,研发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应用于深交所;
- 行业联动:聘请摩根士丹利等机构高管担任校外导师,实施"双导师制"培养。
就业格局与职业发展
职业通道呈现多元化分布:
- 金融机构:45%毕业生进入四大行总行、广发证券等,投行业务岗平均起薪15000元/月;
- 科技金融:20%任职腾讯金融科技、蚂蚁集团,负责智能风控系统研发;
- 国际组织:15%就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参与一带一路金融合作;
- 深造路径:
- 保研至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比例达25%;
- 18%获伦敦商学院等QS全球TOP50高校录取。
发展挑战与战略升级
面对金融科技革命,专业建设推进三大工程:
- 课程迭代:新增《生成式AI与量化交易》,重构40%传统教学内容;
- 认证突破:推进CFA课程体系认证,实现与沃顿商学院学分互认;
- 平台跃迁:筹建粤港澳金融大数据中心,2028年建成国家级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持续培养"通理论、精技术、善创新"的新时代金融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