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外国语学院美术学专业立足地方特色与国际化视野,构建了独特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23年获批以来,依托学校外语学科优势,形成“师范性+应用型”双轨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兼具美术教育能力和跨文化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整合民族文化资源与东南亚艺术元素,专业课程设置既包含传统美术基础,又融入现代视觉文化策划,形成了“学、训、展、行一体化”的教学闭环,为学生提供多维成长路径。
课程体系以美术教育为核心,覆盖理论、实践与创新三大维度。主干课程包括美术鉴赏与教学、创作表现、手工制作等传统模块,同时设置东南亚艺术研究、视觉文化活动策划等特色课程,强化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实践环节注重产学研结合,例如:
- 通过“艺术采风”课程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
- 在全媒体交互式演播中心完成视觉设计项目;
- 参与东盟国家高校联合培养项目,完成半年海外实习。这种课程设计使学生在掌握素描、油画、版画等技法基础上,还能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创作,满足当代艺术市场对复合技能的需求。
国际化培养是该专业突出亮点。采用3.5+0.5学制,学生前三年半在国内学习,后半年可选择赴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高校进行留学与实习。例如与泰国西北大学合作开展的短期留学项目,学生可接触东南亚传统工艺与当代艺术策展实践。此外,课程融入双语教学模块,主修外语涵盖英语及东南亚语种,助力学生在文博管理、国际艺术交流等领域突破语言壁垒。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覆盖教育、文化创意、文化遗产三大领域。毕业生可担任中小学美术教师,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发挥美育推广作用;也可进入画廊、博物馆、美术馆从事策展与管理工作;在视觉文化公司和新媒体平台,学生凭借数字艺术设计能力参与项目开发。数据显示,历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地区同类专业前列,部分学生通过本硕连读进入东南亚高校深造,形成“专业+语言+国际视野”的竞争力。
教学资源方面,学院配备全媒体交互式演播中心、电子钢琴教室等先进设施,并拥有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支持。教师团队中包括获得广西版画作品展一等奖的行业专家,以及具有东盟艺术研究背景的学者。通过“学、训、展、行”教学改革工程,学生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体现了教学成果向艺术产出的有效转化。这种“创作-展示-应用”循环体系,使人才培养紧密对接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