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重点专业,大庆职业学院的智能焊接技术专业以产教融合为根基,构建了"德技双修、岗课融通"的育人体系。该专业立足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依托与哈尔滨锅炉厂等龙头企业合作办学的优势,将大庆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重点培养掌握焊接工艺编制与评定、自动化焊接技术等核心技能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其毕业生在石化、核电、船舶制造等领域的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高位,形成了"入学即就业"的办学特色。
在培养体系上,该专业构建了"三层递进"能力矩阵:基础能力层聚焦工程制图及CAD、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理论储备;专项能力层通过焊接安全技术、焊接结构制造等课程强化工艺设计;综合能力层依托焊接自动化技术应用、焊接机器人操作等实训模块提升工程实践水平。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三年内完成从基础焊工到焊接工艺师的职业进阶,毕业生首次就业平均薪酬可达4500-10000元/月,技术晋升周期缩短至3-5年。
课程设置凸显"四新"特征:新标准融入劳动保护与焊接安全规范,新技术覆盖焊接缺陷智能检测系统,新工艺整合压力容器焊接等特种操作,新设备对接焊接机器人工作站等智能化装备。核心课程如焊接工艺编制与评定采用"虚实结合"教学法,通过焊接仿真系统实现危险工况的虚拟操作,有效降低实训风险。
就业渠道呈现"双元驱动"格局:校企合作方面,与哈尔滨锅炉厂建立定向培养通道,毕业生可直通央企就业;产业辐射方面,覆盖核电设备制造、汽车工业等七大领域。典型就业岗位包括特种焊接操作员(持证上岗率100%)、焊接质量检测师(无损检测二级通过率85%以上)、焊接工艺工程师等。学院还建立焊接工艺师认证中心,实现"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
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得益于三大支撑:其一,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胡文贺、张立新等教师具备30年企业实践经验;其二,配置焊接机器人实训室、无损检测实验室等18个专项实训平台;其三,构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学生在省级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等赛事中屡获佳绩。这种"双师型"师资与先进实训条件的组合,使该专业成为东北地区焊接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