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师范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师范类)专业立足陕西、辐射全国,以培养兼具语言教学能力与跨文化传播素养的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依托人文学院深厚的师范教育底蕴,形成了“师范底色+国际视野+实践导向”的育人体系,毕业生既能胜任国内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也能参与汉语国际推广及中外文化交流工作。以下从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就业方向等维度展开分析。
专业建设方面,该专业隶属人文学院,该院是学校办学历史最长的院系之一,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的资源支撑。师资团队包含教授14人、副教授26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0人,并聘请高建群、莫砺锋等25名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硬件设施涵盖融合媒体实验室、普通话测试室等教学实训平台,以及泰国海外实习基地等国际化实践资源,构建起“四工程强基、三协同育人”的新文科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突出双语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双重培养。核心课程包含:
- 语言学概论与汉语国际教育概论夯实语言理论基础
- 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比较培育国际视野
- 英语听说写作及日韩第二外语强化多语种沟通能力
- 语文教学论与师范技能实训提升教学实操水平
实践教学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校地协同+双创融合”的特色路径。具体表现为:
- 与40余所中小学共建实训基地,开展“名师进课堂”“教育见习”等校地联动项目
- 通过“田家炳杯”“华文杯”等教学竞赛平台,近三年获国家级教学奖项10余项
- 打造话剧展演、海外实习等品牌活动,学生原创作品《雷雨》《屈原》实现社会公演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超95%,主要路径包括:
- 基础教育领域:考取语文教师资格证进入中小学任教
- 国际中文教育:通过国家汉办选拔赴海外担任汉语志愿者
- 文化传播机构:在新闻出版、涉外企业从事跨文化传播工作
- 深造提升:报考语言学、教育学等方向硕士研究生
录取数据方面,2023年该专业在陕西本科二批文科录取最低分为474分,对应位次19288名,属于省内同类院校中竞争力较强的专业。对于重庆等外省考生,需关注首选历史科目的选考要求,近年招生计划保持稳定。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