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职业技术大学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是该校装备制造大类的重点建设方向之一,依托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和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形成了从设计研发到应用维护的全链条培养体系。该专业聚焦无人机行业的技术革新与产业需求,通过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培养具备无人机设计、操控、维护等核心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下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训条件及就业前景等维度展开分析。
在培养目标层面,该专业面向无人机通用设备制造业和航空运输业,明确职业定位为飞行器设计工程技术人员、无人机测绘操控员等岗位群。学生需掌握无人机系统设计、飞控技术及维护维修等技能,同时具备航拍测绘、农业植保等场景应用能力。这一目标既覆盖了无人机制造端的技术需求,也延伸至行业应用端的实操要求,体现了“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特色。
课程体系以模块化和实战化为核心,分为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训三大板块。主干课程包括:
- 无人机法律与法规知识(规范行业操作标准)
- 无人机飞行原理与自动控制技术(掌握空气动力学与控制系统设计)
- 无人机组装与调试(强化工程实践能力)
- 无人机摄影摄像与数据处理(拓展行业应用场景)同时设置无人机飞控实训等实践课程,通过仿真训练和真实项目操作提升学生的技术转化能力。
实训条件方面,校内建有无人机组装调试实训室、无人机动力实训室等专项实验室,配备先进设备如多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及飞控模拟系统。校外与北京韦加无人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订单班培养机制,学生可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开发,例如农业植保方案优化、航测数据处理等,实现“课堂与生产线无缝对接”。
在职业资格认证领域,学生可考取AOPA无人机驾驶员/机长证、维修电工证等权威证书。这些认证不仅提升就业竞争力,也为进入无人机监管严格的领域(如电力巡检、灾害监测)奠定资质基础。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近年将无人机飞控师纳入核心考证体系,进一步对接行业新兴岗位需求。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