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商大学保险学专业自2008年设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具有显著特色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该专业依托学校经济学博士点建设,构建了本硕贯通培养体系,2021年获批保险硕士点,形成"本科-硕士"双层次人才培养格局。作为湖南省最早开设保险学的高校之一,其以"新工科+新商科+新文科"交叉融合为理念,聚焦保险科技与智能风险管理等前沿领域,连续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0)、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等多项核心认证,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所属应用经济学学科位列全国前21%。
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该专业构建了"理论+实务+创新"三维课程体系,核心课程涵盖:
- 保险学原理、财产保险学、人身保险学等基础模块
- 保险精算原理、保险科技等数智化课程
- 税收筹划、社会保障学等跨学科延展内容通过翻转课堂、SPOC教学等模式,实现课程内容与行业动态同步更新,其中《保险学》课程成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人身保险学》获批省级一流课程。
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
专业拥有"双师型"教学团队,校内教师14人、行业导师17人,形成保险机构管理与创新、保险科技与智能风险管理三大研究团队。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在《保险研究》《中国软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8项,多项成果获省级领导批示。教师团队斩获湖南省教学竞赛一等奖、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等教学荣誉,实现科研反哺教学。
实践教学与校企协同
构建"实验室+基地+竞赛"三维实践平台:
- 校内建成金融科技与智慧银行实验室、智能保险仿真系统,共享全校20余个高科技实验室
- 校外与中国人保、泰康人寿等20余家机构共建实践基地,开展保单设计、核保理赔等实务训练
- 通过MathorCup数学建模竞赛、保险产品创新大赛等赛事提升实战能力这种产教融合模式使该专业获批湖南省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等赛事中屡获国家级奖项。
就业前景与培养成效
作为"朝阳产业"对口专业,其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居全校前列,主要流向:
- 保险公司:占比35%(如中国人寿、平安集团)
- 金融机构:占比28%(含银行、证券、会计师事务所)
- 政府机关:占比15%(税务、社保等部门)
- 深造群体:占比22%,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外名校典型就业案例包括任职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15级校友杨梦婷、服务基层治理的16级校友胡岳奎等,印证了其"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