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四川省电子信息类公办高职院校的示范专业,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通过产教融合与智能化教学,构建了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前身可追溯至1986年的会计专业,在近40年的发展中深度融合大数据技术与财务实务,形成“双素、双能、双证”特色培养模式,成为国家优质校骨干专业和省级高水平建设专业。
一、培养目标:跨界融合与职业能力的双重导向
该专业以德技并修为核心,培养掌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需具备会计核算、税务管理、财务风险控制等基础能力,同时通过智能财税、财务大数据分析等课程强化对业务数据的挖掘与应用能力。例如,EXCEL在财务应用和Python数据分析实训等课程将传统会计工具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实现从“记账型”向“决策支持型”人才的转型。
二、课程体系:三线并行的模块化设计
专业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及拓展课三类,形成“基础能力→核心技能→行业适配”的递进结构:
- 基础模块:涵盖基础会计、经济法、企业财务会计,夯实财务核算与法规知识;
- 技术模块: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应用、大数据原理、财务共享服务实训,强化数字化工具操作;
- 实战模块:通过跨专业综合实训、智能财税竞赛等真实场景模拟,提升岗位适应力。
三、教学模式:校企协同与标准化考核的创新实践
专业采用“双主体”育人机制,校内教师负责理论教学与虚拟仿真实训,企业导师通过订单班(如京东物流、洲际英才班)提供岗位技能指导。例如,财务共享服务实训室模拟企业账务处理全流程,学生需完成从票据录入到报表生成的标准化操作,系统自动评分确保技能达标。近三年,学生在全国财税技能大赛、创新创业项目中斩获国家级奖项7项,省级奖项16项,印证了教学实效。
四、就业前景:多元赛道与高适配性的竞争优势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中小微企业、金融机构及会计师事务所,岗位覆盖出纳、财务分析、审计助理等传统领域,并延伸至大数据理财顾问、税务筹划师等新兴方向。数据显示,该专业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98.5%以上,部分学生通过1+X证书(如智能财税、财务共享服务)实现薪资水平提升30%-50%。合作企业如周口中和财务咨询公司、京东西南电商物流学院,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与优先录用的双重保障。
五、专业特色:以赛促改与智能化升级的持续迭代
专业建设注重竞赛反哺教学,将职业技能大赛标准融入课程设计。例如,财务大数据分析课程直接采用企业真实案例,要求学生完成从数据清洗到可视化报告的全流程操作。同时,通过引入机器人助教和智能化教学平台,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使理论教学效率提升40%以上。这种动态调整机制使专业始终紧跟行业技术变革,成为西南地区会计人才输出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