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山东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重点培育特色专业,依托劳动经济系的学科优势,形成了“政校行企”联动的协同育人体系。该专业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设置覆盖招聘与配置、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核心模块,并建有多个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合作平台。作为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该专业在师资力量、校企合作、技能竞赛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毕业生就业方向多元且竞争力强。
一、培养目标与定位
该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旨在培养具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需掌握招聘与人才测评、薪酬福利设计、劳动关系协调等核心能力,适应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及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需求。课程体系强调岗位导向,融入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确保学生毕业后能直接对接行业实践。此外,专业还注重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塑造,通过技能大赛和项目实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
课程设置采用“双平台+双模块”架构,分为素质教育平台和专业群基础平台,涵盖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大数据分析等核心课程。教学模式突出“赛教融合”,以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为驱动,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良性循环。例如,学生在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屡获一等奖,印证了教学成果的实效性。同时,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与山东人才发展集团、中智集团等企业合作开设定制化课程,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的深度衔接。
三、实践资源与校企合作
校内建有社保业务经办实训室、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实训室等仿真场景,配备社保软件模拟系统和人力资源数据分析工具,满足“教学做一体化”需求。校外与济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上海外服(山东)公司等十余家企业建立实训基地,提供顶岗实习、双导师指导等机会。专业还依托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实训基地,开展社保卡管理、劳动争议调解等实务培训,强化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四、就业前景与发展潜力
毕业生主要流向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政府公共事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三大领域,从事招聘管理、培训开发、薪酬规划等工作。部分学生通过专升本、考研进入更高学历层次,或依托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自主创办人力资源咨询公司。近年来,专业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实操能力和职业素养评价较高,尤其在劳动关系协调、大数据分析等新兴领域展现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