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足新疆独特的地缘优势和文旅资源,以“立德树人·旅游兴疆”为核心理念,构建了涵盖本科至硕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17个产学研平台和虚拟现实应用创新实验室,将理论教育与实践能力深度融合,为新疆文旅产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2022年,其所属的工商管理学科获批自治区“十四五”特色学科,进一步巩固了学科优势。
一、学科实力与师资优势
旅游管理专业以国家级一流课程《旅游学概论》为核心,形成了涵盖旅游规划、目的地管理、消费者行为等领域的课程体系。专业教师团队中,高级职称占比37%,博士学历教师达8名,并拥有天池特聘教授、文旅部评审专家等高水平师资。此外,学院与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建立学科共建机制,通过跨区域合作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二、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
专业课程设置聚焦行业前沿需求,主干课程包括:
- 旅游学概论(国家级一流课程)
- 旅游规划与开发(校级金课)
- 旅游目的地管理(课程思政示范课)
- 旅游消费者行为(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
培养目标强调“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国际化视野”,注重培育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虚拟仿真实验等方式,强化对文旅融合、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的适应能力。
三、实践教学模式
学院构建了“学校+企业+就业”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具体表现为:
- 产学研协同:与天山天池景区等15家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开展景区规划、营销策划等实战项目。
- 竞赛驱动创新:学生近三年在国家级职业能力大赛中获奖率显著,例如2022年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在自治区级赛事中斩获佳绩。
- 资格认证体系:42%教师持有旅游职业策划师或导游证,将行业认证标准融入教学。
四、就业与社会影响力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超90%,主要流向包括:
- 政府部门:自治区文旅厅、兵团文旅局等机构
- 企业核心岗位:新疆文化旅游投资集团、高端酒店管理层
- 行业服务:旅游规划公司、会展运营企业
校友中涌现出众多中高层管理者,例如亚欧博览会(亚博局)项目负责人、知名景区运营总监等。专业还通过横向课题为地方政府提供文旅发展规划,2021年两项咨政报告获省部级领导批示。
五、区域特色与学科交叉
专业聚焦新疆“旅游兴疆”战略,在研究中突出:
- 文旅融合:挖掘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
- 冰雪旅游:开发阿勒泰地区冬季旅游产品
- 边境旅游:探索跨境旅游合作新模式
同时,与统计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运用大数据分析游客行为,助力新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以上多维度的培养体系,新疆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已成为新疆文旅人才培养的高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