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工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立足国家制造业升级战略,紧密围绕江西省“2+6+N”产业布局,以汽车轻量化材料成型为核心方向,培养兼具数字化设计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该专业作为学院重点发展的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通过“产教融合+学科竞赛”双轮驱动,构建了覆盖材料制备、加工成型、质量控制的完整教学体系,为区域智能制造产业输送了大量技术骨干。
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
专业以培养政治合格、身心健康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掌握金属学与热处理、材料成型原理等核心理论,并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等实践课程强化技能。课程体系分为必修51.5学分与选修14学分,融合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学、自动控制理论等跨学科内容,重点提升学生在模流分析、成型工艺参数优化等领域的实战能力。例如,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课程,学生可掌握注塑模具结构的数字化设计方法,为职业岗位需求奠定基础。
专业特色与优势
该专业依托江西省汽车零部件数字化制造工程实验室和南昌市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聚焦汽车轻量化材料领域,形成了“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科竞赛成果显著,学生在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如2023年以“全地形救援车”作品斩获龙鼎奖全国总决赛三等奖;二是校企合作深度推进,与江铃集团等行业头部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引入工业机器人1+X证书认证体系,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实践资源与就业方向
专业配备总值1890.287万元的先进实验设备,包括数字化制造生产线、精密数控加工中心等14间实验室,总面积达3666.11平方米。学生可参与柔性制造单元操作、工业机器人编程等实训项目,考取数控设备操作证、模具设计师资格证等职业证书。就业领域覆盖汽车制造、金属加工、橡塑制品设计三大方向,毕业生可在江铃集团等企业担任模具工程师或工艺工程师,从事生产过程控制、新材料研发等工作,部分优秀人才进入科研院所从事计算机模拟与软件开发。
升学路径与师资保障
专业构建了“本科-硕士”衔接通道,鼓励学生参与江西省技术能手领衔的科研项目。师资团队拥有教授8人、博士6人,其中70%教师具备企业实战经验,主导的机械制造技术教学团队获评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此外,通过模流分析技术和成型装备过程控制等特色课程,学生可无缝对接智能制造领域前沿技术,为攻读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等硕士方向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