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理工学院作为江西省一所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其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融合了艺术学与新闻传播学的跨学科优势,致力于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导、制作等核心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依托校园占地4600余亩的硬件设施和280万册馆藏图书的教学资源,该专业通过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了从创意策划到技术落地的完整知识体系。
学科架构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以艺术学和新闻传播学为主干学科,旨在培养具有政治素养、艺术修养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需掌握广播电视编导基本理论,熟练运用数字化影视编播技术与网络媒体传播技术,最终能够在广播电视台、文化传播公司等机构从事节目编导、纪录片创作、影视后期制作等工作。培养过程中特别强调职业证书要求,如国家普通话二级证书和摄影师资格认证,以提升就业竞争力。
课程体系与实践路径
专业课程设置兼顾理论深度与技术实操:
- 核心理论课程包括传播学、传媒艺术概论、视听语言,夯实学生的人文社科基础;
- 技能训练课程如电视节目策划、纪录片创作、广播电视栏目制作与包装,聚焦行业实际需求;
- 技术工具课程涵盖非线性编辑、电视摄像艺术,强化数字化制作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了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军事训练等模块,要求学生完成至少170学分的学习任务,并通过毕业设计检验综合能力。
职业发展与行业适配
毕业生可选择的职业路径包括广播电视节目编导、文化活动策划师、影视后期制作师等。随着媒介形态的多元化,该专业还注重培养学生在新媒体内容生产与跨平台传播中的适应力,例如通过短视频创作和网络直播策划等新兴领域课程,拓展就业市场覆盖范围。据培养方案显示,学生需具备独立策划并制作完整电视节目的能力,以满足行业对创意执行一体化的需求。
资源支撑与教学保障
南昌理工学院为该专业提供了1.7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和覆盖全流程的实训环境,例如配备专业级摄像器材与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此外,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引入文化传播公司与地方电视台的实战项目,帮助学生积累行业经验。图书馆的艺术类与传播学文献资源则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扎实支撑,形成“理论—实践—创新”的良性循环。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