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轨道接触网工程师方向)是与深圳德物教育集团联合办学的订单培养专业,旨在为轨道交通行业输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该方向聚焦牵引变电所运营维护和接触网运行检修两大核心领域,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实现教学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专业依托校内国家级示范性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配备价值3300多万元的设备,为学生提供接近真实工作场景的实践环境。毕业生可进入天津轨道交通集团等企业从事供电系统安装调试与故障处理,职业发展路径清晰。
在培养模式上,专业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围绕电气化铁道供电技术展开。学生需掌握电力系统供配电原理、高电压设备检修以及变配电系统自动诊断技术,课程模块涵盖:
- 电工电子基础:夯实电路分析与设备控制能力
-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学习接触网施工规范与继电保护技术
- 自动化控制核心:包括PLC编程与单片机应用
- 企业定制课程:由合作单位提供岗位技能专项培训
实践教学环节占比超过60%,构建了“实训-实习-实战”三级进阶体系。学生在校期间经历:
- 基础技能实训:在轨道接触网专业实训现场完成金工、电工操作
- 专项技术强化:通过自动化生产线调试和高压设备模拟维护提升实操能力
- 岗位实战演练:进入合作企业参与城轨供电系统安装等真实项目
就业保障机制体现“入学即就业”特色。学院与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定向协议,毕业生可直接进入合作单位担任接触网检修员或变电所值班员。数据显示,该专业学生年终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99%以上,入职初期薪资普遍达到5000-8000元/月,工作3-5年后工程师岗位年薪可突破20万元。这种高成长性源于轨道交通行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地铁网络扩张带来的技术人才缺口。
职业发展通道呈现“技术+管理”双路径。毕业生从基层技术岗位起步,通过考取注册电气工程师等资格证书,可向系统集成工程师或项目主管转型。专业特别注重培养现场问题解决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使从业者既能胜任一线设备维护,也能承担中小型供电系统的设计优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智能轨道交通技术升级,掌握工业控制网络构建与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具竞争优势。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