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湖北省首批开设党务工作专业的高职院校,武昌职业学院通过党建引领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构建起具有职教特色的党务工作新范式。该校以"1334"党建工作体系为核心,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三支队伍的协同培养,形成"领航、模范、后浪"的递进式育人格局。2025年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聚焦政治引领、铸魂育人、组织建设、从严治党、安全稳定五大方向,推动党务工作与职业教育改革同频共振。
理论体系:构建"党建+"育人新框架
该校创新提出"1个根本任务、3支队伍、3大动能、4大工程"的"1334"党建工作体系,其中思想领航工程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开展红色场馆研学、党史知识竞赛等实践活动;组织强基工程推行党支部标准化建设,2025年重点推进"模拟党支部"情境教学;作风塑形工程通过"雷锋月主题班会""党员示范岗"等活动强化服务意识;制度固本工程建立校企党建共建备忘录机制,与306家行业领军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这种体系化设计使党务工作从单一政治教育向产教融合、军民融合、区校融合多维延伸。
人才培养:打造复合型党务专业矩阵
作为全国首批开设党务工作专业的院校,该校构建"三强递进式培养模式":
- 课上课下强基础:设置《基层党建工作实务》等核心课程,开发"红色故事我来说""党支部成立情景模拟"等实践模块
- 校内校外强实践:与社区、国企共建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党建、志愿服务、红色讲解等岗位轮训
- 线上线下强创新:运用VR技术还原"中山舰博物馆讲党课"等场景,开发"智慧党建"数据管理平台专业建设突出"五维竞争力":社会需求导向(全国506.5万个基层党组织的用人缺口)、复合能力培养(听、说、读、写、策五项核心技能)、职业认证衔接(心理健康指导等专项能力考核)、升学就业双通道(专升本率超30%)、AI不可替代性(情感价值观塑造)。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8%,15%进入三支一扶、央国企党建岗。
实践路径:深化产教融合战略布局
该校将党务工作深度嵌入军民融合、校企合作发展战略:
- 军民融合:投入3亿元建设军士生实训基地,构建"军事化管理+党建教育"培养模式,近7000名军士生中53人荣立三等功
- 校企共建:与华为ICT学院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开发《物联网党建系统开发》等产教融合课程,推行"双导师制"(企业党务专员+校内教师)
- 区校联动:在江夏区开展"职场求实"工程,通过四轮模拟面试、党建项目路演等,实现"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就业推荐"全链条贯通这种"三位一体"模式使党务人才培养紧密对接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智能制造等领域需求,2024年与武汉市委合作推进国企专职党务工作者1%配备计划。
制度保障:完善全面从严治党长效机制
根据2025年党建工作部署,该校建立三级质量监控体系:
- 党委统筹:修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将访企拓岗纳入支部考核指标
- 支部落实:47个师生党支部实施"党员追梦先锋工程",在科研团队、学生社团设立336个党小组
- 党员示范:推行"五必谈"制度(思想波动、岗位变动、奖惩通报、违规违纪、家庭变故),开展"廉洁微党课"创作大赛同时构建"大思政"格局,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开发《中国共产党党史》虚拟仿真课程,将辛亥革命博物院、中山舰博物馆等红色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模块,实现理论学习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